中国早产儿救治能力更强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用数据驱动救治

撰文

燕小六

11月,美国阿拉巴马州男孩柯蒂斯创下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认证机构宣布,胎龄21周+1天时,柯蒂斯诞生。这比预产期提前了天。住院天后,柯蒂斯于今年4月顺利出院。这使其成为全球“最早的极早产儿”。

图片说明:拿到吉尼斯“极早产儿存活纪录”时,柯蒂斯仍需日常吸氧,借助鼻饲管进食。/TheUniversityofAlabamaatBirmingham极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超早产儿指出生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还有一类早产儿属“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指出生体重小于克者。“依据以往数据,21周胎龄的早产儿存活几率几乎为零。”柯蒂斯的主治医生、阿拉巴医院主治医生布赖恩·西姆斯告诉CNN。在柯蒂斯之前,早产儿存活的世界纪录是21周+2天。获得者是美国男孩理查德,比预产期提前天出生。图片说明:理查德资料图。/GuinnessWorldRecords近10年来,中国极早产儿救治能力不断提升,也有不少“生命奇迹”。中国新生儿协作网(CHNN)连续2年发布我国最大规模的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队列数据,其中纳入了年度“最小胎龄”“最低出生体重”等,数据喜人。但“CHNN”秘书长、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曹云教授告诉“医学界”,这些是极个别现象,无需重点突出及过度宣传。“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是一个全球问题。我从事儿科/新生儿救治工作30年,深知这些孩子的不容易,其成长路上的疾病负担很重。CHNN坚持做年度报告,一方面是促请临床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js/8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