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速记20个护考最常见计算题
今天小编给同学们带来
20个护考最常见的计算题,建议收藏!
空气消毒剂用量计算
01
2%过氧乙酸每立方米需8ml,纯乳酸每立方米需0.12ml公式:
过氧乙酸需要量=房间长X宽x高×8ml
乳酸需要量=房间长x宽x高×0.12ml
食醋需要量=房间长x宽x高x(5-10)ml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02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2.5
体重指数(BMI)
03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输液中的计算题
04
每分钟滴数(ml)=液体总量(m)x点滴系数/输液所用时间(分钟)
输血
05
直接输血法中,为避免抽出的血液凝固,一般50ml血中加入3.8%枸檬酸钠溶液5ml
吸氧浓度计算
06
吸氧浓度计算:吸氧浓度(%)=21+4x氧流量(L/min)
2岁以后正常血压计算公式
07
收缩压=年龄x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x2/3
小儿腹泻补液量计算
08
(1)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30~50ml/kg,中度50~ml/kg,重度~m/Kg;
(2)补液总量计算:轻度脱水的90-ml/kg,中度脱水约-ml/kg,重度脱水~ml/kg。
烧伤补液的计算
09
第1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x烧伤面积(%)x1.5ml(小儿1.8,婴儿2ml)
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ml(儿童为80m/kg,婴儿为ml/kg),即为补液总量。
胶体溶液和晶体(电解质)的比例一般为1:2。(特重度烧伤为1:1)
计算第一个24小时晶体量:体重x烧伤面积X1.5(小儿1.8ml,婴儿2ml)x2/3
计算第一个24小时胶体量:体重x烧伤面积X1.5(小儿1.8ml,婴儿2ml)x1/3
小儿体重计算
10
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6+月龄X0.25;
2~12岁:年龄X2+8。
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小儿身高计算
11
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头围
12
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胸围
13
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46cm。
牙齿
14
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囟门
15
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
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
16
其比例1:8;按容积1:4。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ml。
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
17
(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2)按体表面积:
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1
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X0.02+1.05
(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
血压
18
2岁以后血压计算公式:
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X0.27+10.67kpa)
舒张压=收缩压X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预产期计算
19
末次月经第1天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阴历日期加15)
脉压的计算
20
脉压=收缩压-舒张压,正常为30~40mmHg。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js/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