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正式成立ldquoLC
早筛早诊,攻坚肺癌,防治并重,联袂共赢
年4月10日,“肺癌防治多学科汇智论坛暨LCBP肺癌早诊示范中心”在古都西安举行。
倡导早筛早诊,扼杀早期肺癌于摇篮
4月10日下午,来自全国知名的呼吸、胸外、肿瘤、检验、健康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了“肺癌防治多学科汇智论坛暨中国肺癌防治联盟LCBP肺癌早诊示范中心”揭牌仪式,并围绕肺结节患者和肺癌高危人群的疾病风险评估、物联网医学和人工智能在肺癌早期防治中的应用进展以及探索全新肺结节的全程管理及肺癌早筛早诊路径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
在本次大会上,主办方特别邀医院副院长王建华教授和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白春学教授担任名誉主席;医院胸外科王宏涛教授和医院检验科张利侠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任小平教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杨淑梅教授、医院肿瘤内科白俊教授及西安医院检验科耿燕教授作为大会执行主席。该院副院长王建华教授到会并讲话,大会名誉主席白春学教授及雅培诊断副总裁陈健忠先生致开幕词。
王建华副院长致辞
王建华教授在大会致辞中,首先欢迎各位专家莅临大会并对到场见证今天揭牌仪式的医学同仁表示欢迎和感谢,王建华教授谈到: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LCBP肺癌早诊示范中心落户医院,这将会是我院在肺癌早诊早治方面走向卓越之路的重要一步,未来将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携手并进,共同致力于肺癌的早期防治。
白春学教授致辞
白春学教授在致开幕词中强调:
肺结节规范化管理和肺癌早期诊断对改善早期肺癌诊治作用显著,但因缺乏规范的培训,不同医疗单位诊疗水平参差不齐,为肺结节的精准诊断带来不小困难。自年起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正式启动了“智能惠及百万早期肺癌工程”(简称“百万工程”),以培养区域人才、更好发挥人工智能辅助早期肺癌诊治为目标。计划3医院设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AI诊治分中心”,今年内将建成30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将从学术和技术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分中心建设,为早期肺癌患者提供救治。陈健忠先生致辞
雅培诊断副总裁陈健忠先生在致辞中表示:
肺癌是全球第一大恶性肿瘤,战胜肺癌的关键是做好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并让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雅培与肺癌联盟的目标一致,愿达成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肺癌的早诊早治。雅培LCBP风险模型的推广,可以让医生更加方便精准地为患者进行肺癌早期诊断。同时,雅培会进一步推广更多的病患教育计划,鼓励高风险的病患群体,让他们可以及时进行筛查。通过这些途径,希望能够更迅速、更高效地推动中国肺癌防治的发展。LCBP肺癌早诊示范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
随后与会嘉宾共同参与并见证了医院正式成立“LCBP肺癌早诊示范中心”暨揭牌仪式。
白春学教授讲课
白春学教授以“PN五步曲,真实世界行”为主题,介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医生从数百张薄层胸部CT影像中精准快速定位肺结节,给出风险概率(LCBP模型)评估,并提供国际影像临床标准进行参考,为肺结节诊断提供客观的影像数据支持,有效降低漏诊误诊,提高诊断效率。未来将进一步助力中国肺癌防治联盟“百千万工程”项目的推进,落实肺结节“PN五步曲,真实世界行”工作。
莫穗林教授讲课
医院莫穗林教授为我们带来“肺结节的全过程管理——我们的理念与实践”的精彩汇报。
随后,医院胸外科戴云教授以“肺癌筛查模型的建立和验证”为主题进行汇报,进一步了解当前肺癌筛查的前沿技术及其有效性。胸外科豆亚伟教授汇报了“肺结节的术前筛查和判断”的精彩内容,阐述了肺结节术前筛查手段和判断标准,同时介绍了对于肺结节及筛查发现的早期肺癌的处理方法。
黄庆教授讲课
陆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检验科黄庆教授为以“肺癌血清标志物及临床应用”为主题,介绍了当前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其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王宏涛教授
耿燕教授
随后进入全体与会专家交流与探讨环节,并由王宏涛教授和耿燕教授进行总结。本次会议圆满落幕。
早期肺癌诊断“三剑客”,
助力“百万工程”惠及患者
提到目前中国肺癌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白春学教授表示:
一级预防目前还需要加强,但对于‘白衣天使’而言最重要的是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筛查的年龄建议从40岁开始。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有过度诊断和延误诊断两个较大的问题,如果要改变现状,需要我们做好顶层设计、学术引领、科技创新和智能惠众。顶层设计是使用物联网技术将水平高低不一的手工业作坊式诊疗模式提升为达到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的现代化流水作业工程;学术引领则是做好共识指南、教学诊断或者鉴别诊断的先进科学技术的推行;科技创新不得不提到现在临床上运用的“三剑客”——LCBP肺癌风险评估模型、人工智能和液体活检技术;智能惠众则是我们正在做的‘百万工程’,全称为‘智能惠及百万早期肺癌工程’。目前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有19.7%,百万工程顺利落地将会彻底颠覆目前国内肺癌的生存情况,届时我们不再谈5年生存率,我们只谈10年生存率和彻底治愈。通过白春学教授分享的科技创新诊疗模式,可以将早期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提升至99%,特异性提升至95%,这为临床医生精确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早筛早诊至关重要,
各层机构需紧密配合
王建华教授谈及《“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分享了不同层级机构应该如何合作的见解:
健康教育最主要的是放在社区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这一级,因为这是接触老百姓最广泛的地方,因此担负着公共卫生教育的责任。医院而言,最需要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zl/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