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神舟

守望神舟

■祁亚虎

不久前,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交会对接。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空间实验室,可以想象,下一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就要成为现实,这些都让全国人民振奋不已,中国航天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甚至艳羡的焦点。

如果把载人航天比作一篇文章的话,火箭腾飞是华丽的开篇,精准测控是内容的展开,那么承担飞船返回舱搜救回收工作的着陆场站,就是最后画上句号的人。随着飞船返回着陆的日子日益临近,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区也逐渐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在飞船返回前夕,我来到这里,看望执行任务的科技人员们。

四子王旗,隶属乌兰察布市,在行政区划上相当于县。着陆场系统指挥长李权告诉我,四子王旗虽然城市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名气很大,被称为“北魏重镇、王爷府邸、抗日战场、神舟家园”。魏晋时,这里隶属抚冥镇,是著名的塞上六军镇之一,至今境内仍有魏长城遗址。后来,这里作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胞弟哈撒尔第十六世四个王子的封地,称四子部落,四子王旗的称谓由此而来。抗战时期,这里属于大青山革命根据地,是塞上重要的抗日战场。

近年来,十次神舟任务在这里十战十捷,让四子王旗和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神舟家园”的名字更是名扬四海。神舟公路、神舟敖包、神舟小学……在四子王旗,很多景点、街道甚至小区商铺,都喜欢用“神舟”来命名,看得出来,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骄傲。

着陆场站位于四子王旗城区60公里外的阿木古郎草原上。阿木古朗,蒙语中意为“平安”,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这片草原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十全十美”,就像大家所说,这是一块福地。

越野车飞驰在平坦笔直的“神舟路”上。车窗外,深秋的阿木古朗草原,牧草衰黄,放眼望去,一片苍凉,明显已经过了游览的好时节。草原上的四季固然各有不同的美丽,但我想,在我们所有的参试人员眼中,伞花在蓝天绽放、航天员安全回到祖国怀抱,才是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大约一个小时后,车子驶过一个高坡,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两座蓝顶黄墙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这就是着陆场站的所在地。

千里北上赓续荣誉

进入营区,一排排整齐的搜救车队,停机坪上蓄势待飞的直升机,鲜艳夺目的宣传横幅,都让人感到一种众志成城、决战决胜的昂扬气氛。我想,这样一股精气神不仅源自过硬的实力,更源于他们多年以来的深厚积淀。

熟悉着陆场站的人都知道,这是我国唯一一支航天测控回收单位,更是一支创造过无数辉煌荣誉的英雄团队。

年,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中国航天人开始向新的目标进军,发射返回式卫星。卫星上天不易,让卫星返回更难,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当时,世界上只有前苏联和美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

新组建的回收测量站,肩负着国家使命,走上了卫星测控回收的最前沿。那是一个创业维艰的年代。面对全新的领域,他们没有技术储备,一切从零开始。摸索中干,实践中学,经过几年努力奋斗,基本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初步建起了卫星回收系统。

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卫星3天后返回地面。回收测量站初次出征,赶赴我国西南某地。他们靠着超短波定向车、无线电定向仪等今天看起来很落后的装备,凭着不怕艰苦、不怕困难的惊人毅力,成功地对卫星进行了回收。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航天事业在发展,回收测量站肩负的使命越来越重,回收航天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着陆场系统成为当时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回收测量站作为该系统的主体单位,被改编为着陆场站。

着陆场站承担的任务有了全新的内容,从飞船着陆测控到返回舱落点计算,从气象预报到通信保障,从返回舱搜索回收,到航天员救援,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前所未有。

年7月,着陆场站千里北上,挺进阿木古郎草原。当年11月21日,神舟一号实施返回。着陆场站首战告捷。

年10月16日,当航天英雄杨利伟在着陆场站搜救队员的协助下,微笑着走出返回舱时,千年飞天梦,盛世一朝圆,中国再次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为此,着陆场站荣获国家颁发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年胡主席签署命令,授予“功勋着陆场站”荣誉称号。

据统计,到今年,着陆场站人先后两下东南边陲,三攀云贵高原,八战白山黑水,十一上内蒙草原,十一次赴西北戈壁,二十一次深入蜀中盆地,足迹遍布26个省、市、区,圆满完成了23颗返回式卫星、10艘神舟飞船测控回收任务。

今年,着陆场站参试人员从草长莺飞的三月开始进驻场区,成功执行完“实践十号”任务后,继续坚守,准备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转眼,已经到了寒风飘雪的季节。

着陆场站党委书记刘成告诉我,随着任务临近,大家精神饱满、干劲十足,自觉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在站里,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着陆场人为国家使命而生,为国家使命而战。

“国家使命”,这四个字已经融入着陆场人的血脉之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盘马弯弓千锤百炼

第二天,场区万里晴空、风轻云淡,这样的气象条件对执行任务非常有利,是难得的好天气。

下午1时,主着陆场区任务前第六次综合演练拉开帷幕。身着橘红色搜救服的参试人员清点装备,整装出发。

此次搜索救援演练想定返回舱搭载2名航天员正常返回至着陆区,返回舱状态良好,呈倾倒姿态,旁边放置模拟信标机。演练按照任务当天程序,从部队集结出发开始,至返回舱吊装结束。

随着指挥长“演练开始”命令的下达,由7架直升机和2架无人机组成的空中搜救分队依次起飞,犹如长空雄鹰向草原突进。与此同时,由地面搜救分队、地面警戒分队和地面回收分队组成的地面分队,宛若骏马向草原挺进。

“直升机发现目标!”很快,空中搜索分队传来消息,直升机上的定向仪收到了返回舱信标机传来的信号。

“地面分队向落点开进!”指挥长一声令下,“雄鹰”呼啸,“骏马”奔驰,一场空地协同搜救大战拉开了序幕。

16时43分,搜索直升机降落至返回舱落点周围,搜救队员和医监医保人员依次从直升机上跃下,迎着螺旋桨卷起的大风,携带各种搜救设备奔向落点。

“工作区建立完毕”“待命区建立完毕”“警戒区建立完毕”“返回舱外观检查完毕”……,一声声口令此起彼伏,在现场指挥员的指挥下,各项处置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蓝天大地之间,直升机、各类车辆整齐停放,处置区、警戒区线条分明,工作人员、警卫人员各司其职。好一幅草原回收的壮观画面!

李权指挥长告诉我,整个演练过程中,各系统状态稳定良好,各岗位人员配合默契,达到了检验前期训练效果的目的。此次任务受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移动app后台开发包食宿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zl/16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