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贫干部的黑名单故事腾冲发布
五台电脑、三十二个档案柜、份档案、个子不高的菊姐、黝黑的彭攀、胖小哥正孟、瘦竹竿丽钦、操着外地口音的我组成了一个办公室-----三楼靠窗的扶贫办。我们办公室一直是传说中各个“黑名单”的常驻嘉宾。
党政办的“黑名单”
“你们办公室每天晚上都到11点多才关灯,打印纸一周用五包,再这样下去,你们办公室要被我们列入黑名单了。”党政办主任开玩笑道。年11月份接市扶贫办通知,要将到年所有扶贫档案全部整理归档,之前的档案大多缺失或杂乱,这工作实在让人头疼。看我工作积极性不够高,菊姐跟我说道:“如果有农户来查年的小额信贷贴息,你找半天找不到,面对年迈的颤颤巍巍好不容易来一趟的老人期盼相信的脸,你怎么面对他,回答他?”
整理档案不仅仅为了上级检查,更重要的是,给农户一个交代,让工作有据可循,也让自己心里有底,这些年来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只有回望过去,才能够展望未来,在以后,以更加规范、认真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
村干部的“黑名单”
攀哥前段时间已经魔怔了,整天琢磨该发展什么产业,八个村天天跑来跑去看项目,“养猪不行贫困户收益周期长,打云好像种花还可以,走走走,赶紧看场地去。”攀哥经常会自言自语。
村干部说,看到攀哥的电话,就想把他拉入黑名单。因为产业扶贫能变输血为造血,是真正的能使贫困户保持长期收益的项目,于是他天天逼着村干部,每个村必须上报一个产业扶贫的项目。村上的干部说那段时间睡觉都睡不乐,一直在想到底该发展什么产业?能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
在攀哥催命式的鼓励下,年产业扶贫项目下达资金50万元,建设了打云花卉交易市场,出租所得收入元,其中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余全部用来扶持建档立卡户。资产收益项目毕竟涉及的农户较少,如果能够大规模的实施产业扶贫,对贫困户来说应该是非常有帮助的,于是他向上级积极争取了年中央财政资金扶贫项目,全乡8个村(社区)82个村民小组户贫困户人发展产业项目,其中:全乡8个村(社区)49个村民小组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全乡8个村(社区)48个村民小组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全乡1个社区2个村民小组2户贫困户发展加工业。总投资元,申请补助元,群众自筹元。通过项目的开发扶贫效应,农民的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户均收益达到元以上,实现户均增收元以上,真正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实质性转变。
可是,攀哥又又看上了三联村的大树茶,特意大老远跑去团田乡看了制茶设备及生产模式,确定能够在马站进行推广以后积极向农业农村局争取。年3月,三联村茶叶加工厂建设项目下达资金70万元,将惠及贫困户33户人。
农户的“黑名单”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经过全乡大排查共有住房短板户,工作难推进、资金缺口大、上级要求严、工作量大。因为这项工作,33岁的菊姐崩溃过无数次,哭过无数次,记得有次压力太大,做着表就哭了起来。我出去给她倒杯水安慰一下,回来却不见了人影。原来刚刚有农户打电话来,菊姐擦擦眼泪就下村看房子去了。一个化学专业毕业的姑娘被迫学会了墙抬梁、椽子等各种建筑用语。
我们很难在办公室看到攀哥,他总是在下村,总是在农户家看房子找短板想办法,大家还戏称他是“看房高手”,戏称他的办公室在村上。短短几个月,8个村个村民小组都留下了他们的脚步和身影。
朝云的一户农户家房屋破旧,连最基本的遮风避雨都达不到。多次去做工作都做不通,我们这些扶贫干部被列入了黑名单,一看到我们就变了脸色。菊姐不放弃,一周去三次,最后他终于说出不愿意改造的原因:“这些年能借的钱都借来治病了,没有多余的钱改造”。听到这句话,菊姐说你放心,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房子那么危险,就算是募捐,也要给你们一个安全的家!于是她多次向书记和乡长汇报,并积极向住建局争取项目,最后为他家争取到了兜底建设政策。年他终于搬进了新房,他说:“这下再也不怕听到雷声,再也不怕下雨了。”菊姐说,跑了多少路,有这句就都值了!
家人的“黑名单”
菊姐的小儿子今年两岁了,任谁也想不到他的出生如此戏剧性。两年前,怀有身孕快到预产期的菊姐在入户走访时突然羊水破了,医院,幸好有惊无险,顺利生下了小儿子。吓得爱人数落她,对工作负责,能不能也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孩子出生后,因为工作,她常常不能回家看孩子,上个月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孩子都不愿意叫她一声妈妈。
4月19日是个暴雨天,原定要去三联村看贫困户,孟哥的媳妇看雨越下越大,让他改天再去,孟哥却说跟她家约好就一定要信守承诺,毅然冒雨去了,惹得她一整天都生气。三联村的小李家有姐妹两人,小姑娘读高二,妹妹读初一,爸爸早亡,妈妈是缅籍。我们到的时候,姐妹俩正在房间上网课,她妈妈见到孟哥非常开心,用生涩的中文叫我们赶紧进屋,又是找水果,又是倒水,就像见到自家亲戚一样,火塘里煮了两个鸡蛋准备给两姐妹当早点,也硬要塞给我们。孟哥跟她商量,因疫情原因出去不了打工,就给她申请了养鸡的产业扶贫项目,等验收合格以后,一只鸡能补助20元,同时鸡也能卖个好价钱。因小李高中开销大,孟哥还替她申请了临时救助,走的时候小姑娘跑出来塞了张纸给他,小声的叫他擦擦头发上的水。
33岁的菊姐永远在找水杯,因为她一整天要跑许多地方,不知道忘在哪个农户家;44岁的攀哥车上永远有皮尺、验收单等各种工具;27岁的孟哥对每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30岁的钦姐才来3个月,笔记本已经写完厚厚一本;23岁的我也正向他们学习,学习着独当一面,学习着为这片土地、这群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被党政办列入“黑名单”、被村干部列入“黑名单”、被家人列入“黑名单”,但我们知道群众永远会把我们列入“白名单”,党和政府也会永远把我们列入“白名单”。
来源:腾冲新闻网
文:杨晨曦
图:由马站乡政府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js/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