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和预产期的计算
如何确定预产期
?
如果月经非常规律,周期在28~30天,那预产期便从你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那个月的月份如果是大于3就减去3,月份小于3加9便是出生的月份,日子加7。例如末次月经在年2月1日,预产期应该在年11月8日。这是一种简便的估算方法。如果月经不规律,则需要根据早期妊娠的超声、妊娠反应出现的时间、胎动的时间来核对孕周后重新推算预产期。
产前检查的次数和孕周
由于孕期保健的主要特点是要求在特定的时间,系统提供有证可循的产前检查项目。合理的产前检查次数不仅能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也能节省医疗资源。因此,参照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编写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的相关内容,推荐产前检查的孕周分别是6~13周+6,14~19周,20~24周,24~28周,30~32周,33~36周,37~41周。高危妊娠者,酌情增加产检次数。
产前检查的内容
●首次产前检查(妊娠6~13周+6)
产检内容
1去社区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回忆月经情况,确定末次月经时间及预产期,告知医生本次妊娠的受孕方式及早孕期的特殊情况。
3医院,进行第一次产检,详细告知医务人员孕产史、家族
史、既往史、遗传病史等,注意有无妊娠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病、神经和精神疾病等,如果伴有妊娠合并症,应及时遵医嘱到相关学科就诊;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告知并及时终止妊娠;高危妊娠继续妊娠者,应及时转诊。
4继续补充叶酸0.4~0.8毫克/天至孕3个月,有条件者可继续服用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砷、农药等),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5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避免高强度的工作。
6注意早孕反应,必要时进行尿常规检查,警惕妊娠剧吐的发生。
7保持良好的心态,解除精神压力,提早预防孕期和产褥期心理问题。
8在医生的指导下行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型、血糖、肝肾功能及乙肝病毒及梅毒、艾滋病检查。
9完善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的目的是确定宫内妊娠、核对孕周。11~14周的超声还需要进行NT(颈部透明带厚度)检查,这是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超声软指标,如有异常需要除外胎儿染色体异常。对于双胎妊娠,还需要在11~14周行超声明确双胎的类型是单卵双胎还是双卵双胎。
?
●妊娠14~19周产前检查
产检内容
1根据医生对首次产前检查的相关结果,遵从医嘱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2由医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体重,评估自身体重是否合理;测量宫底高度和腹围,评估胎儿体质量增长是否合理,测定胎心率。
3如医生诊断为宫颈功能不全,应在这个孕周住院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
4孕18周左右可自感胎动。在产检时注意血压、体重、胎心情况的检测。
5开始补钙,毫克/天。
6行唐氏筛查(最佳筛查孕周为16~18周)。如高龄或者其他指征需要行产前诊断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取恰当的方法除外胎儿染色体异常。
7如一年内未行宫颈防癌刮片,建议在此期进行宫颈的细胞学检查以除外宫颈病变。
●妊娠20~24周产前检查
妊娠28周之前应间隔四周产检一次。
1应该在18~24周进行胎儿系统超声筛查除外胎儿的严重畸形。
2既往有早产或孕中晚期流产者应进行宫颈长度检查。
3血尿常规检查。
●妊娠24~28周产前检查
1注意胎动、阴道出血、宫缩、饮食及运动情况。
2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测。如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营养和适量运动,避免严重母婴并
发症。
3合理控制体重。整个孕期合理体重增长平均为12.5公斤,如孕前肥胖者,体重增加的数量应更少。
?
●妊娠28~36周检查
妊娠28周以后应该每2周产检一次。妊娠37周之后应该每周检查一次。产检内容包括:
1注意胎动变化,胎动异常及时随诊。数胎动的方法为:每日早、中、晚自行计数胎动各1小时,3小时胎动之和乘以4得到12小时的胎动计数。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12小时大于30次,如果12小时小于10为胎动减少,提示胎儿缺氧。胎动过频或胎动减少均为胎儿缺氧征象。
2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均衡膳食,适量运动。
3监测宫高、胎心、血压。注意胎位及双下肢水肿情况。如体重增加过多应警惕妊娠期糖尿病。
4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化验检查,如血、尿常规,凝血功能或者生化的检查。
5再次进行胎儿系统的超声检查。注意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6注意相关症状的观察,如出现胎动异常、阴道出血、下腹痛及其他不适应尽快就诊。警惕早产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妊娠37~41周产前检查
1分娩知识的宣教,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了解妊娠晚期常见症状如见红、破水或临产等相关知识。了解产程的基本常识,了解分娩镇痛的常见方法,为分娩做好充足的身心准备。
2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如胎心监护及超声。
3妊娠37周左右无阴道分娩禁忌者可进行骨盆
测量。如存在阴道分娩禁忌,则应在39周左右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
4如41周仍未临产应住院,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引产,存在高危因素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妊娠期糖尿病者酌情提前引产。
5学习产褥期保健的相关知识,如何坐“月子”及母乳喂养等。
祝大家都有一个快乐的孕期,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jg/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