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领航英雄攀钢middot勋

白癜风怎么治疗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1222/7707186.html

张良明

女,汉族,年3月出生,重庆市铜梁县人。年来到攀枝花,就职于原攀矿机修厂(现鸿舰公司),先后从事车工、车工班长、质量检查员等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急难件加工的“专业户”

因业绩突出,曾6次立功受奖,多次获得市、公司和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质量标兵”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届当选四川省人大代表;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年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

虽然退休已快20年了,但提及当年的奋斗历程,张良明依然感到开心和自豪。

我们得感恩这个时代,

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她说

01

年,在重庆老家当知青的张良明,招工来到当时叫“渡口”的攀枝花。尽管有思想准备,可当乘坐敞篷汽车来到这里,拍打掉满身的尘土,见到满眼的荒草时,“艰苦”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生活的艰苦没有难倒她。她想到了作为共产党员的父亲、母亲的教诲,想到了“早日戴上大红花”的殷殷期盼。张良明放弃了本医院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分配到攀矿机修厂学习车工操作,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攀钢大会战”中。攀钢投产初期,由于设备缺陷较多、工艺流程不够通畅等原因,生产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不能拖“攀钢大会战”的后腿,是张良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设备落后、精密量具和工具缺乏的条件下,每次接到生产任务后,她都要反复琢磨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为矿山的生产建设顺畅出一把力,不能因为矿山产出问题影响攀钢生产。随着攀钢炼铁厂投产,矿石需求量日益增长。为了给攀钢供应充足的“粮食”,从采矿到选矿都开足了马力,消耗的各类备品备件也逐渐增多,机修厂的生产任务日益繁忙,经常让他们应接不暇。作为C车床队伍中的主力,张良明在厂里已经小有名气,工友们都叫她“铁娘子”。她干活有一种不知疲倦的劲头,顺理成章地被委任为车工班班长。这让她干起工作来更加“拼命”了。那时,单位时常组织职工突击部分急件生产任务,张良明不但在8小时内能干出10几个小时的活,而且总是班组里日常连班、礼拜天加班时间最长的人。她常说:“这么多设备等着备件装机,不加班加点哪干得出来?”“大家叫我‘铁娘子’,其实另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快出生了,还在岗位上坚守,结果在火车上发作了。”说到这里,张良明有些哽咽。

02

年,有了身孕的张良明依然正常倒班,也没请过假,每月的任务完成量、工台时还比别人高。肚子里的孩子7个多月后,她挺着大肚子已经没办法弯腰摇动手柄,车间让她带了两名学徒,指导她们进行操作。于是,张良明又穿梭于两台车床间,直到距预产期仅有5天才请了产假。此时,同一单位的爱人负责组织生产的设备备件正处于关键节点上,脱不开身。夫妻俩商量后,张良明决定回老家生孩子,不仅能让丈夫安心工作,还可以得到家里人的照顾。坐在硬座车厢里、独自踏上归乡之路的张良明,快到燕岗车站时,懵懂地感觉到孩子临盆的征兆。列车长用广播找来了同车上的医生,经过诊断后,医生说应该可以坚持到成都再生,医院要到车站接诊。医院的紧急抢救,孩子在成都顺利出生了。医生说,要是再晚来一步就没救了,必须多静养些日子。然而,令工友们吃惊的是,张良明产假还没满两个月,她又穿上工装来到班组。面对大家的惊讶,张良明笑道:“生产上等着要我们的备件,不加紧抢活路,咋办?”厂里着急了,张良明这么“拼命”,又不能“撵”她回去,只好想到一个“补偿”的办法:安排一位阿姨照顾她的孩子,提醒她按时给孩子喂奶。

03

“我和爱人是在孩子出生这一年写的入党申请书,我们必须要用实际行动,经得起组织的考验。”张良明说。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50多名一同进厂车工中的入党第一人。她常说:“党员,就得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那些年,矿山生产线上使用的一种专用水泵靠购买,价格很高,产品使用寿命也短。为解决这个问题,厂里成立了生产水泵的攻关队,张良明成为负责加工水泵细轴的“第一人选”。到了加工环节,由于表面精度和热处理工艺要求很高,车削时会发出刺耳的啸叫,刀尖快速烧损。张良明想了很多办法,在车刀刃磨角度上大做文章。经过反复试制,第一件细轴摆在了大家的面前。经过装配在水泵上进行运转试验,获得成功。张良明说:“干我们这行,除了学习理论,更要操作和实践。”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论是在厂房温度高得让人难以忍受的夏季,还是在高速旋转的机床发出的轰鸣里,凭着技术上的问题没解决就睡不着觉的执着,凭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天站着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的坚守,凭着腰酸背痛、小腿僵硬酸麻也从不放弃的磨练,张良明有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时间再紧,加工难度再大,一个个精美的零部件总能从她手中诞生。就这样,张良明成为加工难度大、工期紧的难件、急件“专业户”,加工的产品合格率达99.97%以上,超过规定检验标准,不仅操作的机台是全厂“信得过机台”,加工的备件也成为厂里的“免检产品”。

04

年,当了16年车工的张良明因为技术过硬,又调到了质检员岗位。在这里,责任更大了,诸如铸造、铆焊等更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重新学习和掌握。张良明说,勤奋就是天赋,“如果不想干,再好使的脑壳不用它,也不好用”,多想想、多干干,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凭着这股不变的钻劲,张良明在极短的时间内又掌握了各种产品的检验程序。她深入到现场、生产加工工序为职工服务,自制工具采用土办法解决了不少难题。在13年的质检员生涯中,她严把质量关,没有漏检、错检的事情发生。经她手判废、降级、挽救使用的产品不计其数,不仅使企业减少了大量经济损失,她检查过的产品还被用户赞誉为“信得过产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zn/7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