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有哪些最新的前沿
1.抗炎药物预防肺癌
纵观科学史,你会发现很多的重大突破,其实都是无心插柳,比如青霉素,就是因为做完实验忘记洗盘子搞出来的。搞科研,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运气。
近几年最神奇的意外,我觉得当属诺华测试一款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新型抗炎药物ACZ的时候,意外发现它居然有个显著副作用:大幅降低肺癌发生率和死亡风险!
ACZ是一种抑制细胞因子蛋白IL-1β的靶向药物。IL-1β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免疫系统的蛋白,活性过高的话,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问题。所以科学家想用ACZ来阻止IL-1β活性,抑制炎症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状况。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诺华在3期临床试验中招募了超过名患者!可谓下了血本。幸好,结果不错,在这项公司研发史上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久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使用ACZ的患者心脏病发作的相对风险下降了24%,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了10%。这当然是好消息,说明药物有效。
但还有彩蛋!
研究人员们在分析结果的时候,意外发现服用新药的患者,肺癌发病率居然大幅下降!
使用高剂量药物的患者,肺癌发病率下降了67%,低剂量组的发病率下降了39%。整体来看,使用新药的人,肺癌死亡率竟然下降了77%!
这简直是最让人欣喜的副作用!
目前对于ACZ防癌背后的机制还不明确,主流猜想认为IL-1β不仅引发心血管问题,还能诱导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因此抑制它的药物也能防癌抗癌。
由于这是意外发现,无法作为证据直接用于上市申请,因此药厂已经递交申请,正式启动专门评估药物预防肺癌风险的3期临床试验。
如果成功,将是癌症预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非常值得期待!
2.BRAF突变肺癌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中通常检测的突变是EGFR、ALK、ROS1等,主要是因为它们有对应的靶向药物。对于其他肺癌突变,知道了也没有好的针对性疗法,价值很有限。
BRAF突变就曾经是这样没啥价值的突变。
科学家早就知道,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携带一种特定的BRAFVE突变,也就是BRAF基因的第个氨基酸,从V变成了E。但一直以来,针对它的临床研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虽然有针对BRAF的靶向药物,但单独使用的时候,效果不佳。
但最近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当把BRAF靶向药达拉非尼(dabrafenib)和另一种靶向药曲美替尼(trametinib)组合使用的时候,BRAFVE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达到79%!其中4%肿瘤几乎完全消失,59%肿瘤显著缩小,16%大小稳定。
重要的是,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显著延长。
正因为如此,这个靶向药物组合已经被FDA批准上市,用于BRAF突变肺癌患者的治疗。
由于通常BRAF突变不会和EGFR、ALK或ROS1突变同时出现,因此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果确定EGFR、ALK和ROS1都没有突变,那么BRAF就值得检测。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考虑一次把肺癌常见基因突变都检测一遍,得到更全面的数据。
3.三代靶向药物对脑转移肿瘤展现显著效果
针对EGFR和ALK突变肺癌,都已经出现了第三代靶向药。EGFR的三代药物泰瑞沙已经上市,ALK的三代药物劳拉替尼(lorlatinib)也已经在临床展现了良好效果,预计很快就会上市。
这两个三代药物有两个共同特点:
(1)对于不少对一代靶向药物耐药的患者有效;
(2)对脑转移的患者效果显著。
第2点太重要了!
因为无论EGFR突变肺癌,还是ALK突变肺癌,不少患者后期都会出现脑转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不幸的是,一代的靶向药物,无论是EGFR的易瑞沙,还是ALK的赛可瑞,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都有限,因此杀伤转移到脑部的癌细胞效果很不好,通常都只能借助放疗,甚至手术来缓解患者症状。
但三代靶向药物出现后,情况改变了!
泰瑞沙和劳拉替尼,这两个新药在设计过程中都考虑到了增加药物入脑能力,就是为了对付脑转移。
临床试验结果让人欣喜。
在临床试验中,EGFR三代药物泰瑞沙对付脑转移病灶有高达70%的客观缓解率(化疗为31%)。与化疗相比,泰瑞沙可显著延缓脑转移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11.7个月vs.5.6个月)。
虽然泰瑞沙主要是在对一代药物耐药的患者中使用,但不少专家都认为,如果在确诊时就伴随脑转移,直接使用泰瑞沙效果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劳拉替尼对付脑转移效果看起来也比早期的ALK靶向药物好。
早期临床研究显示,劳拉替尼对脑内病灶客观缓解率可达50%左右,这给ALK突变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4.联合免疫治疗显示价值
多个PD-1和PD-L1抑制剂已经上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但是,效果还不够好,原因是响应人群比例较低。临床试验中,单独使用PD-1/PD-L1药物,客观缓解率通常仅仅为15%~20%,多数患者受益有限。
怎么办呢?
组合疗法。
其实从很早开始,癌症治疗就是组合疗法,比如化疗和放疗结合、手术和化疗结合等。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1+12的机会。
抗癌药物的使用也是组合居多,对于肺癌的化疗,通常就是两种化疗药物组合使用。靶向药物也是如此,前面刚提到,达拉非尼(dabrafenib)和曲美替尼(trametinib)两个靶向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治疗BRAF突变肺癌。
免疫药物当然也可以组合。
现在特别火爆的研究领域,就是PD-1+X组合疗法。这里的X可以是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或者免疫药物。
PD-1+化疗药物已经显示出成绩,在用于特定亚型肺癌的时候,能有50%的客观缓解率,远超单独用PD-1或单独用化疗。
大家最感兴趣的是免疫疗法+免疫疗法。目前有上百个“PD-1药物+另一种免疫疗法”的试验在进行。
目前已经有一些让人兴奋的苗头。比如,新型免疫药物腺苷A2a受体拮抗剂(CPI-)联合PD-L1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疾病控制率达到71%。
新型免疫药物白介素-10(AM)联合PD-1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总体客观缓解率为38.5%,疾病控制率超过80%。
还有很多……
总而言之,面对肺癌,治疗是越来越精准,办法是越来越多。请大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多多学习,期待奇迹。
小结
●用于抗炎的靶向药物被意外发现或许能显著降低肺癌发生率。
●BRAF突变肺癌使用BRAF靶向药物和MEK靶向药物的组合疗法效果不错。
●三代EGFR靶向药物泰瑞沙和三代ALK靶向药物劳拉替尼对脑转移患者效果显著优于以往药物。
●新型免疫组合疗法有望进一步提高肺癌治疗效果。
作者:李治中
图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祁蕊
相关推荐
《深呼吸:菠萝解密肺癌》
作者:李治中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购买按钮享购书优惠↑
↓最新活动↓
欢迎各位爱书的朋友
踊跃在文末点赞及留言
我们将不定期选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费赠送一本图书
无论你是否爱过,赞都先点一个吧↓好书都在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zl/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