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都是一家人,就帮我照顾半年孩子吧

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人生苦短,爱恨随意。

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侵删

因为孩子,先生和小叔子闹了矛盾。

端午节回家看望婆婆,由于她一直在帮小叔子带孩子,所以,我和先生拎着大包小包去了小叔子家。

本来想着一大家人好不容易趁着过节凑在了一起,至少是其乐融融的相处,未曾想,吃午饭的时候,小叔子的一句话打乱了应有的平静。

还是得从婆婆说起。

先生的姥姥前一段时间生了重病,因为她上了年纪,又不愿离开老家,所以,婆婆和两个舅舅经过商量,决定以后要轮流照顾姥姥,每人一个月,一直伺候到姥姥康复或者是去世。

眼看着再过几天就轮到了婆婆,小叔子和弟妹逐渐坐立难安了:小叔子常年在隔壁省搞装修,逢年过节才会回家,弟妹上着班,也不能请太长时间的假,婆婆一旦回了老家照顾姥姥,那孩子的照看问题怎么解决?

最初,婆婆的意思是,或者是让在外务工的公公赶去小叔子家帮忙,毕竟小叔子的孩子是小男孩,公公照看他也比较方便;再或者让弟妹给娘家人商量一下,让她母亲到家帮忙,待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可以“解放”。

想着婆婆的建议也算合理,小叔子本点了头同意,谁知,弟妹却强烈的反对:在她看来,让娘家妈帮她带孩子太不合适,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有再麻烦娘家人的道理,而让公公帮她,她又认为太不方便,因为丈夫不常在家,她作为儿媳,和公公若是长时间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一定会引起外人的非议。

就这样,思来想去,弟妹和小叔子两个人商量后,便打算把他们两岁半的孩子让我和先生帮忙照看。

“哥,给你说个事,辛苦你和嫂子一下,你们帮忙照看一下蛋蛋(小叔子的孩子)吧?”

这是大家正吃饭时,小叔子突然冒出的一句话。

听到这句话,先生先是抬头看了看我,之后便对着小叔子笑了笑,并未作答。

眼看着先生沉默了半天没有回话,小叔子提高了嗓门儿再次问了一句:

“哥,都是一家人,就帮我照顾半年孩子吧!到快过年时我们就把孩子接回来,当然,中间咱妈有时间了,一定会去你家帮你们分担一些的!”

小叔子的话音刚落,一大家人的目光就都落在了先生身上。就在我提心吊胆地想着以先生一贯“相亲相爱一家人”的脾气,一定会答应小叔子的要求时,他的回答却出乎了我的意料:

“嗯,是这样,那每月你能给多少钱?孩子的吃就算了,无非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儿,照看孩子出的力,怎么计算?还有,这期间若是孩子有什么意外,你们会不会有所埋怨?”

许是没料到先生会这么说,小叔子有些吃惊又有些生气:“哥,你看你怎么说话?咱们可是亲兄弟,那可是你亲侄子,就只是让你照看半年而已!你还找我要钱?什么时候你变得这么无情了!你家不是有阿姨吗?多一个孩子她又不是看不过来!”

说到这里,我大概说一下我家的情况。

我有一个1岁10个月的女儿,当初生她,婆婆在我预产期前一周来我家,生下她的第三天,小叔子以我家条件好,又有我母亲在身边帮忙,而他没人帮带孩子为由,亲自登门把婆婆接了回去,自此,一直到我女儿八个半月,因老家有事,我母亲回了老家,我婆婆才来我家帮我,后来,女儿十一个月的时候,因为小叔子家的孩子生病住院,她再次去了小叔子家,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和先生找了一个不住家的阿姨,帮忙照看我女儿。

平时,白天阿姨在家照顾孩子,晚上我和先生下了班回家,包括周末,都是我们俩自己带。

当然,对此,我和先生也吵过、闹过,因为我觉得同样都是儿子,婆婆太过偏心小叔子,只是每次,先生都是“长篇大论”的劝我:要么是小叔子年纪小、压力又大,所以,婆婆才会多帮一下他,要么就是我们的孩子和小叔子的孩子年纪相差不大,婆婆也是分身乏术,一个人难以照看俩娃。

“咱们俩作为哥嫂,暂且就让一下弟弟、弟妹,让妈多帮帮他们吧,我想,他们在心里会有所感激的!毕竟是一家人,都多理解一下!”

这是我先生时常说的一句话。

这么久以来,小叔子心里感不感激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这期间,婆婆几次身体不适,他都是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我先生,让先生医院看病,只是因为他不在家,而弟妹一个人还要照看孩子。甚至中间有一次婆婆住院了七天,他也只是口头上“孝顺”、从未露过面,还是我先生请了假,医院陪护了七天。

或许,是诸多小事磨灭了先生的耐心,或许,是长时间积压了对小叔子的不满,这次,对于小叔子让我家阿姨照看他孩子的做法,先生破天荒发了一次脾气:

“我真不知道,为啥你现在会这么自私?有什么事全都只想着自己!你既然知道我们家的情况,怎么还好意思让我们帮你看孩子?阿姨不住家,都是白天照看妞妞,我和你嫂子下了班后便是我俩照顾,本来,阿姨就是照看妞妞这一个孩子,若是再添一个孩子,加价不说,晚上我和你嫂子不也要照看两个孩子吗?我的工作又要时不时出差,到时压力全部在你嫂子一个人身上,更何况,这俩孩子只差了半岁多,正是闹腾、调皮的时候,你有替我们着想吗?这些年,从结婚买房到带孩子,妈多帮你,我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你小、过得不太好,不跟你计较,但这不意味着我就得处处让你、以你为中心!我是你哥,但我一点儿也不欠你!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

听到这一番话,小叔子自然是气冲冲地和先生犟起了嘴,他觉得哥哥太不讲情面,连亲侄子都嫌麻烦、不愿意帮忙,当然,他更气愤的是,在一大家人面前被自己的哥哥如此数落,脸上太挂不住。

眼看着兄弟俩即将闹得不可开交,一直都沉默不语的婆婆出了面,对着小叔子吼了一句“要么让你爸来,要么让你岳母来”,如此,才算是结束了这场家庭纷争。

关于这件事,我想,先生应该是真生气了的:

一是,当天,争吵平息后,本来是接着要吃午饭,但他硬是拉着我和女儿离开了小叔子家。任凭婆婆在身后一遍遍规劝,他都是固执地不愿回头;

二是,先生的这个弟弟,和他结婚这几年,我从未从他嘴里听过任何不好的话,但这一次,他“难得的”抱怨了一句:真是太自私自利!

“自己有难处的时候,想着是一家人,别人都得无条件帮他,我难的时候,怎么没见他以一家人为由,想着帮一帮我?当时我真应该问一句,让他夫妻俩帮我免费看半年孩子,他们是否愿意!”

对于先生的牢骚,我当时只是安静地聆听,并未发表任何言论,毕竟是他家的人,话说得轻了、重了我难以掌握,因为说我大度、不计较,那是假的,而若是附和着先生去说一些小叔子的“坏话”,他又难免会不舒服:人总是这样,自己的家人,自己抱怨几句可以,别人,哪怕是伴侣,要是说了他家人几句不是,那多少都会有些情绪的。

不过,小叔子的话还是让我想到了两点:

一是,一家人就必须得毫无保留地“付出”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对于多子女的家庭而言,若是其中一个子女过得好、有出息,不管ta是未婚还是结了婚,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大概就是:都是一家人,你要多帮一帮你的兄弟姐妹。

这句话听起来,总觉得是兄弟姐妹情深,但是,真到了“实践”后就极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过得好的,长此以往的付出,会心力交瘁、会失去耐心,而过得不好的,因为觉得总有人包容、帮助,会逐渐变得理所当然。

不管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还是兄弟姐妹之间,若是抱着“谁弱谁有理,谁穷就应该多帮谁”的观念,那么,早晚有一天,“一家人”就会心生嫌隙。

什么是“一家人”?

有一句话叫:关心而不干涉,协助而不代替。

不管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他们没有义务要对我们的人生负责到底。

因为,“一家人”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而亲情,是需要经营的、是双向的,是我力所能及地帮了你,你也会尽力地给予我“回馈”,而不是一方打着“亲情”的幌子,肆意地向另一方索取,达到“目的”后,觉得对方是“一家人”,没有满足自己的预期,或者对方做得不如意,便认为对方“无情、忘本、不是一家人”,对不起,这不是亲人之间该有的状态,而是自私自利。

二是,帮带孩子这件事情,亲人之间就一定要“可靠”吗?

不知道别人是怎样想的,反正,在我这里,对于孩子,我一贯秉承的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兄弟姐妹没有义务帮你长时间的“照看”孩子。

我算是自己带孩子的,我知道照顾一个孩子需要费多大的心思,暂且不说吃、穿、玩,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百个父母一定会有一百种想法,不然,很多婆媳也不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发生分歧。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带孩子这件事,亲人之间很容易“出力不讨好”,孩子照看的好了,或许别人觉得是应当的,但若是出现了磕绊,或者是小意外,那之前所做的一切可能就全都被忽略不计。

有些人为什么喜欢让兄弟姐妹帮带孩子?

一来觉得是亲人,不会打骂孩子,至少比保姆放心;二来,也是最主要的一点,他们觉得亲人之间就该互帮互助,帮带孩子是举手之劳,自然不能谈钱。

人啊,往往都是对“亲人”太多苛责,总认为我想到了你、需要用到你,是和你亲近、是把你看作一家人。

其实,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亲情是需要界限、分寸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亲人之间也是如此: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凭什么就认为兄弟姐妹就该做到、做好呢?

就像带孩子一事,有多少父母是根本不会操心孩子的事情,也全然不会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还处处要求自己的“一家人”要把ta的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人这一生,除了要接受自己的平庸、无能为力,也要接受亲人的平庸、无能为力。

不把期望强加于亲人身上,接受亲人的“不可靠”,才是我们最需要修炼的能力。

因为,自己的生活,永远都要靠自己去成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zl/105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