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血液

摘 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选用胎次、体况、预产期相近的56头PIC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和0.%丁酸钾的试验饲粮,试验从母猪妊娠第90天开始至泌乳第21天结束。结果表明:0.%组泌乳8~14和1~21d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8.50%、18.07%(P0.05),比0.%组提高了11.73%、12.21%(P0.05),与0.%组差异不显著(P0.05);0.%组仔猪平均日增重(.23g/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66g/d)(P0.01);泌乳第1天,0.%组乳脂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第14天,0.%组乳脂和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乳糖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第1天,0.%组血浆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组(P0.05),与0.%组无显著差异(P0.05);泌乳第1天、第14天和第21天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可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和仔猪日增重,改善乳品质。

 现代泌乳母猪的高度选育使其繁殖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但采食量却未得到显著改善,导致母猪泌乳能力下降,哺乳仔猪断奶窝重降低,延长了母猪断奶后至发情的间隔时间。丁酸盐是一种短链脂肪酸盐,对动物的采食量和脂类的吸收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断奶仔猪上的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丁酸盐可以提高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同时,添加丁酸盐还可以提高断奶仔猪肠道总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消化酶的活性,对肠道绒毛长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和肠道菌群也有显著的影响。在脂多糖和轮状病毒的感染下,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丁酸盐可以提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浓度,从而缓解应激。目前,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母猪影响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钾对母猪采食量、断奶后发情间隔、血液生化指标和乳成分以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丁酸钾由新奥(厦门)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纯度为80%。

1.2 试验动物及饲粮试验动物选用体况、预产期相近的2胎PIC母猪56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基础饲粮参照NRC()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需要配制,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4组母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和0.%丁酸钾的试验饲粮。

1.3 饲养管理试验母猪从妊娠第90天开始饲养于半漏缝地板限位栏中。预产期前4天将试验母猪转入彻底消毒的产仔舍。分娩后母猪饲养于全漏缝地板的限位栏中,舍内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舍内温度保持在21~28℃,哺乳仔猪采用保温箱保暖。母猪自由饮水,妊娠后期根据体况饲喂3.2~3.5kg/d试验饲粮;泌乳期,分娩当天不喂料,分娩后第1天饲喂2.0kg,第2天、第3天每天增加1kg,随后自由采食。仔猪断奶后,母猪转入配种舍,观察发情状况。试验从母猪妊娠第90天开始,至泌乳第21天结束。

1.4 指标测定

1.4.1 泌乳母猪采食量记录母猪泌乳期每天的投料量和剩余料量,统计泌乳1~7、8~14、15~21、1~21d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

1.4.2 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断奶后母猪转入配种舍,观察发情情况,记录母猪断奶后至发情的间隔时间。

1.4.3 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分娩时,称量仔猪个体重,记录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计算初生活仔均重和窝重。21日龄断奶时,称量仔猪个体重,记录断奶活仔数,计算21日龄仔猪头均重、窝重、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

1.4.4 血液采集与分析母猪分娩当天、第14天和第21天,每组随机选取6头,清晨空腹抽取耳缘静脉血7mL,注入肝素钠离心管中,静置后r/min离心15min,收集血浆,样品-20℃保存。测定血浆葡萄糖、总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含量。

1.4.5 乳样的采集与分析在分娩当天和第14天每组随机选取6头母猪,分别从前、中、后3个部位的乳头采集乳样,每头采集乳样30mL。第14天采样前在母猪耳缘静脉注射10IU催产素,注射后立即用手挤的方法收集乳样。样品采集后-20℃保存,待测乳脂、乳蛋白、乳糖、乳总固形物和乳非脂固形物的含量。

1.5 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显著水平为P0.05,极显著水平为P0.01。

2 结 果

2.1 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泌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和断奶后发情间隔的影响。

由表2可知,泌乳1~7d的平均日采食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泌乳8~14和1~21d的平均日采食量,0.%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8.50%、18.07%(P0.05),比0.%组提高了11.73%、12.21%(P0.05),与0.%组无显著差异(P0.05);泌乳15~21d的平均日采食量,0.%组显著高于0.%组(P0.05),但与对照组和0.%组无显著差异(P0.05);断奶后发情间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2.2 母猪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组初生活仔数、断奶活仔数、初生均重、初生窝重和21日龄仔猪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0.%组与对照组、0.%组和0.%组相比,初生活仔数分别提高了2.78%、4.96%和1.39%,断奶活仔数分别提高了4.78%、7.11%和5.56%,21日龄仔猪成活率分别提高了2.38%、2.67%和3.81%;0.%组的断奶窝重和断奶窝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组和0.%组的断奶均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0.%组无显著差异(P0.05);0.%组和0.%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0.%组(P0.05)。

2.3 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泌乳母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4可知,泌乳第1天,0.%组的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0.%组,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0.%组的血浆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组(P0.05),与0.%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尿素氮、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泌乳第14天和第21天,血浆总蛋白、尿素氮、葡萄糖、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总胆固醇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第14天和第21天甘油三酯含量均以0.%组最高,分别比对照组、0.%组和0.%组提高了15.91%、11.36%、6.82%和26.67%、17.78%、13.33%,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2.4 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泌乳母猪乳成分的影响

由表5可知,泌乳第1天,0.%组的乳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组(P0.05),与0.%组差异不显著(P0.05);0.%组的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糖、乳总固形物和乳非脂固形物含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泌乳第14天,添加丁酸钾的各组乳脂和乳总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组和0.%组的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组的乳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非脂固形物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 论

3.1 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泌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本试验中,添加0.%丁酸钾显著提高了泌乳母猪泌乳8~14、1~21d的平均日采食量。目前还未见关于丁酸钾对泌乳母猪采食量的研究,但对仔猪的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丁酸盐可以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可能原因在于丁酸盐改善了肠道黏膜结构完整性,促进肠道发育,降低肠道溃疡发病率。但Weber等报道,采食量随丁酸钠添加量的增加(0.05%~0.40%)有下降趋势,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丁酸盐的添加量有关,丁酸盐具有浓重的脂臭味,适量添加可以刺激嗅觉诱使动物采食,但添加量过大会严重影响饲粮适口性,导致采食量下降。有关丁酸盐提高动物采食量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泌乳母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液生化指标是反映机体物质代谢的主要指标。血液中脂类代谢物是合成母乳乳脂的前体物质,其含量的改变将影响母乳品质。安东亚等研究发现,断奶仔猪饲粮中添丁酸盐提高了血清游离脂肪酸和总蛋白的含量,降低了葡萄糖和尿素氮的含量,56日龄血清中甘油三酯浓度显著升高。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丁酸钾提高了泌乳第1天、第14天和第21天血浆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了第14天和第21天血浆葡萄糖含量,与在断奶仔猪上的研究结果一致。脂类物质被机体吸收后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合成的甘油三酯被运往肝脏进行代谢,或运往肝外组织供机体利用。血浆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增加,可能与添加丁酸盐有利于脂肪酸的吸收以及加快甘油三酯合成有关,但Marcil等用人结肠腺癌细胞作为模型,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丁酸盐不利于脂类物质的吸收,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选取的试验模型不同有关。

3.3 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泌乳母猪乳成分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乳汁组成反映母猪饲粮营养浓度和母猪的体沉积,也是影响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丁酸钾显著提高了初乳和第14天常乳中乳脂的含量,同时,0.%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5.49%。丁酸作为合成脂肪的挥发性短链脂肪酸,随着丁酸添加量的增加母乳中脂肪的含量也成线性增加。在奶牛上的研究发现,经瘤胃灌注丁酸,随着丁酸灌注量的增加,乳中乳脂含量显著增加。添加丁酸钾母猪乳脂含量提高的原因可能与丁酸钾进入体内后,解离为钾离子和丁酸根离子有关。丁酸根是短链的脂肪酸,可以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增加了合成乳脂的前体物质并具有调节脂类吸收的作用。乳脂易被仔猪消化,哺乳仔猪从母乳中所获得的能量有56%~65%为乳脂。添加丁酸钾使乳中乳脂含量显著提高可能是本试验中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的主要原因。

4 结 论

①饲粮中添加适宜量丁酸钾可提高泌乳母猪的采食量,改善仔猪断奶日增重。

②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0.%丁酸钾提高了泌乳母猪血浆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显著改善初乳和常乳中的乳脂含量。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zl/1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