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一种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新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在整个儿童期,脑发育处于一种连续不断的重塑造过程,如何在生后早期识别脑性瘫痪(脑瘫)发育障碍的儿童非常重要。虽然有多种方法与技术用来评估生后早期婴儿的脑功能,但对小婴儿进行发育结局预测是较困难的。这些技术包括不需要设备的临床床旁检查,如各种形式的神经学评估:比较复杂的技术性评估,如超声,MRI和CT等脑影像技术;神经生理学评估,包括EEG和视觉或体感诱发电位。以上这些评估技术用于预测发育结局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较大,这种在预测效度上的异质性提示有必要发展更为先进和准确的评估方法。
传统的神经学评估尽管在当今仍然不可缺少,但存在两大弱点:①具有两面性:简单版不可靠,而可靠的复杂冗长版又太耗时间;②仅能揭示婴儿神经系统的急性期状态,不能特异性地预测婴儿的神经学结局。所以急需一种新的早期神经学评估技术,能对个体发育结局具有高预测能力。
全身运动(General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是一种针对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新型的神经运动评估方法,能敏感地提示特定的神经损伤。因此,GMs质量评估可作为一种诊断性工具,用于年幼的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由此打开了一扇了解大脑功能的窗户。
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认为:GMs评估对于脑瘫的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推荐强度A级),可做为脑瘫的早期识别和诊断的工具。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
简介
1
GMs是什么?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GMs就是英语GeneralMovements的简称,翻译成中文便是: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是一种针对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新型的神经运动评估方法。
GMs能敏感地提示特定的神经损伤。因此,作为一种诊断性工具,用于年幼的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并由此打开了一扇了解小婴儿大脑功能的窗户。
GMs是最常出现和最复杂的一种自发性运动模式,最早出现于妊娠9周的胎儿,持续至出生后5~6个月。能够十分有效地评估年幼神经系统的功能。
GMs具体是指整个身体所参与的运动,包括臂、腿、颈和躯干等部位以变化运动顺序的方式参与进来。在运动的强度、力量和速度方面都具有高低起伏的变化,运动的开始和结束都具有渐进性。沿四肢轴线的旋转和运动方向的轻微改变使整个运动流畅优美并产生一种复杂多变的印象。
2
正常GMs发育历程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如果一个宝宝脑发育完全健康正常,那么他们表现在GMs上的发育历程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GMs按照婴儿的发育时间段,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足月前GMs阶段
——指胎儿和早产儿阶段(FoetalandPretermGMs)
2.扭动运动阶段
——从足月至足月后6~9周龄(WrithingMovements)
3.不安运动阶段
——足月后6~9周龄至5~6月龄(FidgetyMovements,FMs)
足月前GMs和扭动运动存在与年龄相关的细小差异,大体上GMs从胎儿早期至足月后第2个月末表现得比较相似。
在足月后6~9周龄,具有扭动特征的GMs会逐渐消失,不安运动则开始出现。
不安运动出现后会持续到宝宝半岁左右,而后有目的和抗重力运动出现并占主导地位,不安运动逐渐无法观测。
相关名词解释
扭动运动
出现在足月至足月后6~9周龄内。其特征为小至中等幅度,速度缓慢至中等,运动轨迹在形式上呈现为椭圆体,给人留下扭动的印象。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正常扭动运动模式
不安运动
一种小幅度中速运动,遍布颈、躯干和四肢,发生在各个方向,运动加速度可变,在清醒婴儿中该运动持续存在(哭闹时除外),通常在足月后9周龄左右出现。早产儿可在矫正年龄足月后6周龄左右出现不安运动。不安运动出现的频度随年龄而发生改变。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正常不安运动模式
3
异常质量的GMs—PR和CS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当孩子处在扭动运动阶段(足月后9周龄内),如果GMs评估结果异常,医生会在您的报告上打上PR或者CS。很多初来的家长都会纳闷什么是PR?什么是CS呢?这样的结果有到底代表了什么呢?别急,来看看下面的解释:
PR—单调性扭动运动
这代表孩子在扭动运动阶段表现出了轻度的异常。在各个连续性运动的顺序单调,不同身体部位的运动失去了复杂性。就好像我们看着宝宝的运动,总是简单的重复的几个动作,甚至我们可以预想到TA下一个动作是什么。
遇到这样的结果,医院的指导给宝宝提供早期干预,并且在不安运动阶段按时随访。
这样的宝宝在不安运动阶段的表现可能会转为正常,且比例不低。
PR(单调性)运动模式视频链接
CS—痉挛同步性扭动运动
这代表孩子在扭动运动阶段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异常。它表现为运动僵硬,失去正常的流畅性,所有肢体和躯干肌肉几乎同时收缩和放松,比如双腿同时抬高并同时放下等。
遇到这样的情况,医院在指定时间前来随访,并尽量安排宝宝参与专业的康复治疗。
这样的宝宝在积极的参与康复治疗并及时随访的前提下,在家长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还是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所以家长也切莫就此灰心!
CS(痉挛同步性)运动模式视频链接
小贴士何为异常质量的GMs?
神经系统受损时GMs的质量发生改变:以往研究表明脑损害婴儿GMs的发生数量与一般婴儿没有明显不同,但在质量上存在明显不同。GMs质量很可能受更多颅脑结构(如皮质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的调节,如果这些结构受损,就会对GMs质量产生影响。
缺氧缺血性损害(如脑室周白质软化)或出血所致的放射冠或内囊等脑室周围损害使皮质脊髓投射受到破坏,导致GMs质量异常。GMs失去复杂多变的特性,在足月前GMs和扭动运动阶段(即早产儿、足月儿和生后6~9周龄以内)表现为单调性GMs(poorrepertoireGMs),痉挛同步性GMs(cramped-synchronisedGMs)或混乱性GMs(chaoticGMs);在不安运动阶段表现为异常性不安运动(abnormalfidgetymovements)和不安运动缺乏(absenceoffidgetmovements)。
4
异常质量的GMs—F-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如果您的宝宝在不安运动阶段(足月后9~20周龄)内进行了GMs评估,而评估者没有发现足够的不安运动存在,就会给您的宝宝打上F-的诊断结果,称之为不安运动缺乏。什么是F-呢?
F-—不安运动缺乏
不安运动是一种小幅度、中速度的细微运动,在9-20周龄的宝宝身上会如星辰般闪烁在各个身体的部位上。如果没有这样的细微运动出现,便是不安运动缺乏了。通常不安运动缺乏的宝宝是仍然可以观察到其他运动的存在的,也就是说没有不安运动,不代表宝宝不会动。
如果CS(痉挛-同步性)的特征持续存在至3~4个月龄(或甚至更长),一般是不会存在正常的不安运动的。这对于后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尤其是脑瘫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遇到这样的结果,家长首先要调节好自身的心态,切莫被预测结果先打败了。要知道积极的康复治疗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家长应当乐观的陪同宝宝参与专业的康复治疗,并且按时随访和参与后续评估以便于了解宝宝的近期发展,定制新的训练治疗方案,力求将宝宝因脑损伤而对日后生活造成的影响减到最低。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F-—不安运动缺乏模式
小贴士不安运动
一种小幅度中速运动,遍布颈、躯干和四肢,发生在各个方向,运动加速度可变,在清醒婴儿中该运动持续存在(哭闹时除外),通常在足月后9周龄左右出现。早产儿可在矫正年龄足月后6周龄左右出现不安运动。不安运动出现的频度随年龄而发生改变。
5
GMs评估前的准备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宝宝多大推荐做GMs?
1月龄、3月龄--两次随访
按照预产期计算,第一次评估在1月龄(纠正4周龄)以内,第二次评估为3月龄(纠正10-14周龄)左右。如发现可疑或异常,需增加评估次数并密切随访。
哪里可以做GMs评估?
医院儿童发育障碍门诊
如果您的孩子是高危儿、或者怀疑/担心脑瘫/脑损伤,可以与我们联系进行GMs评估,以便早期识别/排除脑瘫/脑损伤。
小贴士高危儿
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
1.母亲因素
孕母年龄40岁或16岁,孕母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应用人工助孕技术。
2.胎儿期
孕母早期先兆流产、孕母妊高征、贫血,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发育不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离、脐带异常(脐带过短、脐带扭曲成麻花状等)、羊水量过少、羊水早破、羊水污染等疾病,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孕期感染(TORCH)。
3.分娩期
产时窒息、脐带绕颈,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史。
4.新生儿期
多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先天性畸形、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等。
本文大部分内容来源于 需要了解全身运动质量(GMs)评估技术与评估服务者,可以扫码加群,或 儿童发育障碍门诊系医院儿科开设的专科门诊,以国际康复质量认证CARF为指导,运用ICF康复理念,规范管理、运营及服务流程,搭建以患儿及其家庭为中心,跨学科、标准化、持续性的医疗康复服务体系。同时,逐步与国内外机构和专家建立战略合作支持,以保证专科的技术、服务和质量得到持续提升。最终,建立以提供高品质儿童发育行为及儿童康复服务的领先医疗专科。
儿童发育障碍门诊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一站式、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服务。专科门诊拥有跨学科团队,包括儿童保健科医师、发育行为儿科医师、小儿神经内科医师、儿童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音乐治疗师和传统医学治疗师组成的诊疗团队。
专科门诊为高危儿、婴幼儿和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导、神经与心理发育评估、家庭教养指导等健康管理;同时提供先进的儿童发育行为和儿童康复诊疗服务,尤其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抽动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及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生长发育落后、全面发育障碍、排泄障碍(遗尿症/便秘)、斜颈、步态异常、吞咽障碍、学习障碍、脑瘫早期识别与诊断、认知障碍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优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sc/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