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试验报告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亚健康状态和营养摄入不足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营养途径可以改善母猪的健康状况、泌乳量及生产性能。益生菌是一种安全、绿色、高效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改善健康状况、有益于环境等作用。发酵饲料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由有益微生物发酵生成,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发酵产物含有多种益生菌及细胞成分、代谢产物等。研究表明,发酵饲料能改善猪的营养物质利用率、健康状况及提高生产性能等。但是,发酵饲料在母猪上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本试验旨在考察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其在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发酵饲料
发酵饲料由湖南山河美生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主要由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固态发酵而成,含有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等成分。
1.2试验动物及日粮
1.2.1试验动物
本试验选择预产期相近、胎次相近(2-3胎)、产仔数相近(10-12头)、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母猪头。
1.2.2试验设计与分组
按试验要求将30头长大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即每头母猪为一个重复。试验分组为:对照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发酵饲料组1(基础日粮+5%发酵饲料),发酵饲料组2(基础日粮+10%发酵饲料)。试验期为一个繁殖周期,即从配种到下一次配种前。
1.2.3基础日粮
本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基础日粮参照NRC猪饲养标准()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营养需要配制。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1.3饲养管理
试验妊娠母猪饲养于怀孕母猪舍,单栏饲养。
1)预混料为日粮提供:VAIU,VDIU,VE80mg,VK34.0mg,VBmg,VBmg,VB66mg,VB.06mg,烟酸50mg,泛酸钙40mg,叶酸1.7mg,生物素0.20mg,氯化胆碱mg,Femg,Cu25mg,Znmg,Mn60mg,I0.35mg,Se0.28mg。
2)日粮营养水平均为依据《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年修订版)的计算值。
饲喂妊娠母猪饲料,妊娠前期对母猪进行限饲,日喂一次(8:00)。试验母猪于妊娠d转移入产仔舍,母猪从进入产仔舍后使用泌乳母猪日粮,结束于断奶之日(哺乳15d),哺乳期前3d均采用限制饲养,分别以2.5、3.0和3.5kg/d饲喂,3d后自由采食,日喂三次(8:00、12:00、17:00),干粉料饲喂。母猪和仔猪均采用鸭嘴式饮水器自由饮水。在哺乳最初3d内,同日粮处理组间调整哺乳仔猪数,以促进均匀的吮乳强度,断脐带、尾,剪牙,以及补铁。断奶前每窝仔猪都不提供幼猪补料。其他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均按规模化猪场统一进行。
1.4母猪血液样品采集
于仔猪断奶清晨,每个处理组随机选取6头母猪进行血样的采集。将母猪空腹保定,耳静脉采血10ml,在试管架上静置1h,然后置于便携式离心机上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分装于1.5ml离心管中,迅速转入-20℃冰箱冷冻保存,待测血清生化指标。
1.5测定指标
1.5.1母猪繁殖性能
记录每组母猪每天的采食量,考察母猪在妊娠阶段和哺乳阶段日采食量。分娩24小时内哺乳前,分别记录各处理组每头母猪的产仔数、活产仔数,并称量初生窝重,计算头均出生重。15日龄断奶时,分别记录各处理组每窝断奶头数,称量断奶窝重。并统计分析仔猪成活率、断奶窝均增重、日均增重。
1.5.2血液生化指标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仔猪断奶后母猪血清激素水平:雌激素(Estrogen),孕酮(PROG),甲状腺素(T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生长激素(GH);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仔猪断奶后母猪血清免疫指标:IgA、IgM和IgG;原始数据采用Excel进行初步处理,用SPSS17.0软件中的One-WayANOVA程序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和显著性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0.05。试验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由表2可见,在妊娠期和泌乳期,发酵饲料组的采食量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P0.05)。
2.2不同处理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间窝产仔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窝产活仔数有提高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死胎率显著降低(P0.05),弱仔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发酵饲料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数、断奶窝重及断奶平均体重(P0.05)。
2.3不同处理对母猪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间第15天断奶时母猪雌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孕酮及甲状腺素T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发酵饲料组2的血清GH水平显著提高(P0.05)。
2.4不同处理对母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健康从表5可见,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哺乳母猪血清IgA、IgG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发酵饲料组2的IgM水平显著升高(P0.05)。
3讨论
3.1不同处理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哺乳母猪采食量是决定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断奶体重及其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哺乳期采食不足通常是母猪营养的一个限制因素,被认为是导致下一窝产仔性能乃致总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前人研究表明,发酵饲料对泌乳母猪采食量没有影响。在本试验中,发酵饲料有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的趋势,其原因是本试验用的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乳酸和芳香物质,使发酵饲料具有酸香味,改善了饲料适口性,从而刺激母猪采食。
3.2不同处理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益生菌能够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Fuller,),提高猪的采食量,改善饲料利用率,促进猪的生长。研究表明,妊娠期和泌乳期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能够提高窝增重。然而,Veum等()研究表明,在母猪妊娠期60天至断奶日粮中添加酵母发酵产物对窝增重没有影响,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酵产物的添加时间不同。本试验中,从配种到下一次配种前整个繁殖周期母猪日粮全程添加发酵饲料,发现初生窝活仔重、断奶仔猪数、断奶窝重、断奶平均体重显著提高,死胎率显著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发酵饲料能够改善母猪肠道健康和免疫机能,健康状况的改善后能提高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生产性能,从而降低死胎率,提高初生窝活仔重,促进仔猪生长。另外,初乳和常乳的质与量是影响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可以判断仔猪窝增重是由于泌乳量增加引起的。然而,泌乳量受营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能量与蛋白质供应量以及营养物质的利用率。Shen等()研究表明,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说明蛋白质利用率提高,可能会提高母猪泌乳量和改善乳的质量。本试验中还发现,发酵饲料对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弱仔率、初生活仔重无显著影响,但是断奶成活率显著提高。
3.3不同处理对母猪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GH是动物出生后调节生长的主要激素,生长激素水平的变化能反映出机体的代谢调节状况。GH促进蛋白质合成与沉积,抑制蛋白质的降解,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速蛋白质合成,减少尿中氮的排出。GH并不能直接促进生长,而是在GH与受体结合后,诱导肝细胞产生IGF-I介导下进行的,它不仅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反馈作用,还能直接促进细胞的生长。甲状腺激素是广泛参与调节机体代谢的激素,可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还与GH具有协同作用,能增强GH和IGF-I的作用。本研究发现各试验组均能提高哺乳母猪血清中GH水平,但是对IGF-I、甲状腺素、雌激素和孕酮均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发酵饲料通过GH的作用促进乳腺营养物质合成,提高母猪泌乳量和奶水质量,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生产性能。
3.4不同处理对母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发酵饲料能提高泌乳母猪血清IgG、IgM、IgA水平,表明发酵饲料能改善母猪免疫机能。益生菌提高免疫机能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益生菌提供信号物质,病原体相关分子特质结构(PAMP),例如肽聚糖(PG)、胞外多糖(EPS)等,它被TLR识别后,通过TIR区域向胞浆内传导信号,激活NF-γB等转录因子和蛋白激酶,释放IL-6、IL-10等,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Cario,)。另外,细胞壁成分磷酸化甘露寡糖能吸附病菌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这也是提高猪免疫力的原因之一。
4小结
在妊娠期和泌乳期母猪日粮中全程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饲料,能提高母猪采食量,改善免疫机能,促进GH分泌,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然而,发酵饲料在母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以及发酵饲料的工艺和菌种的使用均应严格规范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在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的应用研究,对于改善母猪繁殖性能,进而促进生猪养殖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文章来源:湖南饲料(3):15-17]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js/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