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满圈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喜满圈”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沈广戈[1],朱先利1,曾勇庆1*,肖建森2,李鑫燕2,史万玉3,陈宝江3,文永庆4,宋凤香5

(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山东德州神牛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德州,;3.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4.临沂新程金锣牧业有限公司,山东临沂);5、德州市畜牧兽医局,山东德州;

摘要:为研究“喜满圈”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以往繁殖正常的分娩1周的长大二元经产母猪40头,随机等分成2组。预试期1周后,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一剂“喜满圈”,连续饲喂至发情配种后21天结束。两组试验猪的配种方式以及后续饲养管理方法一致,跟踪测定两组经产母猪的发情配种及后续繁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发情配种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经产母猪断奶后14d内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提高了10个百分点(P0.05)。(2)后续繁殖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平均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提高1.18头和1.23头,仔猪平均初生个体重和初生窝重分别提高10.29%和26.00%,21日龄断奶窝重提高19.78%(P0.05)。(3)母猪及仔猪健康状况:试验组母猪分娩的早产率、滞产率、哺乳期三联症以及哺乳仔猪腹泻发病率分别降低12.5、12.5、25.0和4.71个百分点,断奶母猪和断奶仔猪的体况评分分别提高14.18%和17.93%(P0.05)。(4)母猪生殖内分泌方面:试验组母猪空怀待配期雌激素的分泌水平提高21.39%(P0.05),FSH和LH水平有增高之趋势。试验证明:“喜满圈”通过调理经产母猪生殖内分泌机能,能够有效促进断奶母猪的发情和配种受孕,改善经产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并间接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性能。

关键词:经产母猪;喜满圈;繁殖性能;健康状况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而在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母猪繁殖障碍等问题日趋严重[1]。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营养不全面等问题,导致不少母猪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了母猪的健康状况,导致经产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生产年限减短,严重影响了规模猪场的生产效益[2,3]。根据母猪的生殖生理特点,研发的生殖营养素和中草药等复方制剂产品“喜满圈”,从调理母猪繁殖内分泌和改善生殖机能的角度,着力解决规模化猪场母猪因繁殖障碍引发的发情受胎率低下、产仔数少、仔猪初生重小、母猪泌乳力低下等问题。前期通过该产品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证明“喜满圈”能够改善母猪生殖内分泌机能,增强免疫力,从而促进后备母猪的发情与配种受胎率,提高初产母猪的产仔与泌乳等繁殖性能,提高繁殖效率,并有效改善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4]。为了进一步验证“喜满圈”在规模化猪场对经产母猪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选择胎次相近的大白经产母猪进行保健试验,旨在为改善和提升规模化猪场经产母猪群的健康状况与生产性能,降低繁殖障碍的负面影响,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客观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

全程试验在山东临沂新程金锣牧业有限公司种猪场进行,采取单因子多水平有重复的试验设计,分两个水平(处理组)对经产母猪进行试验。选择以往繁殖正常的分娩1周的长大(长白×大白)二元经产母猪40头(3-4胎次、体况相近、分娩时间相近),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头,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分成4个小组(即每个处理有4个重复),每个小组5头,预试期1周后进入正式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于母猪产后2周开始每天饲喂“喜满圈”产品,每头每天1袋,均匀拌料投喂,至配种后21d结束,对于断奶后2周仍不发情的母猪,停止饲喂“喜满圈”。发情配种后均进行小群饲养直至转入产房进行限位栏饲养,每天饲喂2次,自由饮水,两组试验母猪的配种方式以及妊娠期、哺乳期、所带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完全一致。本试验从年4月18号开始,10月7号结束,全程跟踪并分别统计经产母猪的发情配种、妊娠产仔、分娩哺乳、以及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等。

试验所用的“喜满圈”由山东德州神牛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产品有效成分主要为生殖营养素(蛋氨酸锌、β-胡萝卜素、吡啶羧酸铬、维生素E等),中草药(淫羊藿、阳起石、当归、香附、益母草、菟丝子等)。两组试验母猪分阶段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妊娠期母猪料营养水平:DE12.75MJ/kg,CP14.00%,Ca0.80%,P0.65%,Lys1.40%;哺乳期母猪料营养水平:DE13.80MJ/kg,CP18.00%,Ca0.80%,P0.65%,Lys0.90%。

1.2经产母猪发情配种性能的测定

测定并分别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每头母猪21d断奶后的发情与配种受胎情况。分别统计两组经产母猪断奶后7d内以及8-14d发情率、受胎率和返情率的差异。

发情率=发情头数/试验母猪头数×%;

情期受胎率=受孕母猪头数/发情母猪头数×%;

总受胎率=受孕母猪头数/试验母猪头数×%;

返情率=返情母猪头数/配种受孕母猪头数×%

1.3母猪繁殖与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测定

跟踪测定并分别记录每头母猪的总产仔数、活产仔数、产弱仔数、仔猪初生窝重、21日龄断乳窝重、成活率等。根据母猪的产活仔数和乳房发育情况调整母猪带仔数,使母猪实际带仔数为10头左右,记录每头母猪的实际带仔数;育成率为断奶仔猪数与母猪实际带仔数的比率。

1.4经产母猪及仔猪健康体况的测评

试验期间记录各组母猪分娩早产数、滞产数、母猪三联症(MMA)(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发病数,以及哺乳仔猪腹泻状况。

早产率为产仔日期比预产期提前的母猪数量占总母猪数的比例;滞产率为母猪从开产到产完仔猪总时间超过6h的数量占总母猪数的比例。

母猪体况评分:在母猪断奶时,由3名工作人员按1~5分对母猪的膘况进行评定,1分为极度消瘦,2分为消瘦,3分为适度,4分为肥胖,5分为过肥。

仔猪腹泻状况的评定:观察并记录试验期间哺乳仔猪的腹泻情况,其计算公式为:腹泻率=观察记录仔猪腹泻个数总和∕观察仔猪总数。

仔猪皮毛发育状况的评定:在仔猪断奶前1d,由3名工作人员按1~5分对试验猪的皮毛发育状况进行评定,1分为皮毛非常粗糙,2分为皮毛粗糙,3分为皮毛较光滑,4分为皮毛光滑,5分为皮毛非常光滑并有光泽。

1.5母猪生殖激素指标的测定

于母猪饲喂“喜满圈”断奶后第5d的上午(饲喂后2h左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随机选取8头母猪,前腔静脉采血10mL,分离得到血清,医院测定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激素(雌二醇)、孕酮等与繁殖内分泌机能有关的激素。

1.6结果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AS(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ANOVA程序进行方差分析,试验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M±SD)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饲喂“喜满圈”对经产母猪发情配种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见,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经产母猪断奶14d内发情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0个百分点(P0.05);试验组经产母猪的总受胎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P0.05)。

表1试验组与对照组经产母猪发情配种情况

项目

试验组

对照组

母猪头数

20

20

断奶14d内发情率/%

90.00a(18/20)

80.00b(16/20)

返情率/%

0(0/18)

0(0/16)

情期受胎率/%

.00(18/18)

.00(16/16)

试验猪总受胎率/%

90.00a(18/20)

80.00b(16/20)

注:同一行平均数间具有不同标注小写字母的表示差异显著(P0.05),未标注字母的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

2.2饲喂“喜满圈”对经产母猪后续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试验母猪后续妊娠期间,试验组母猪因病淘汰2头,有16头分娩产仔;对照组母猪16头分娩产仔。由表2可见,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经产母猪平均总产仔数提高1.18头(P0.05),平均活产仔数提高1.23头(P0.05);仔猪平均初生个体重提高10.29%(P0.05),初生窝重提高26.00%(P0.05),21日龄断奶窝重提高19.78%(P0.05),均有显著差异。此外,仔猪断奶育成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6.43个百分点。

表2试验组与对照组经产母猪后续产仔与仔猪哺育性能

项目

试验组

对照组

分娩母猪数

16

16

总产仔数/头

13.00±2.55a

11.82±2.24b

活产仔数/头

12.87±2.43a

11.64±2.12b

死胎数/头

0.13±0.12

0.18±0.17

初生个体重/kg

1.50±0.24a

1.36±0.17b

初生窝重/kg

19.53±2.87a

15.50±3.86b

21日龄断奶个体重/kg

6.02±0.26

5.59±0.38

21日龄断奶窝重/kg

65.41±6.22a

54.61±4.88b

平均日增重/(g/d)

.36±19.53

.23±22.37

母猪带仔数/头

11.56±0.17

11.13±0.20

断奶仔猪数/头

10.88±0.18

9.76±0.27

仔猪断奶育成率/%

94.12

87.69

2.3饲喂“喜满圈”对经产母猪及仔猪健康的影响

由表3可见,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分娩的早产率、滞产率和哺乳期三联症发病率分别降低12.5、12.5和25.0个百分点,断奶母猪体况评分提高14.18%(P0.05);此外,试验组哺乳仔猪的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4.71个百分点,皮毛发育状况评分提高17.93%(P0.05)。

表3试验组与对照组经产母猪及哺乳仔猪健康状况

项目

试验组

对照组

早产率/%

12.50(2/16)

25.00(4/16)

滞产率/%

18.75(3/16)

31.25(5/16)

母猪三联症发病率/%

0(0/16)

25.00(4/16)

断奶母猪体况评分

3.06±0.23a

2.68±0.36b

仔猪腹泻率/%

2.53

7.24

仔猪皮毛发育状况评分

3.88±0.42a

3.29±0.44b

2.4饲喂“喜满圈”对断奶母猪生殖激素的影响

试验组与对照组母猪断奶后第5天(空怀待配期),其血液相关生殖激素的测定结果列于表4。结果表明,饲喂“喜满圈”的试验组母猪血液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1.39%(P0.05),其血液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44%和8.22%(P0.05),孕酮水平则降低24.24%(P0.05)。

表4试验组与对照组断奶母猪血液生殖激素的变化

项目

试验组

对照组

促卵泡素(mIU/mL)

13.44±2.76

12.17±0.79

促黄体素(mIU/mL)

14.48±1.38

13.38±3.16

雌二醇(pg/ml)

84.46±14.98a

69.58±16.51b

孕酮(ng/mL)

0.75±0.19b

0.99±0.18a

3讨论

3.1饲喂“喜满圈”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发现,“喜满圈”对促进经产母猪发情配种受胎方面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断奶14d内母猪的发情和受胎率。饲喂“喜满圈”的试验组母猪后续繁殖性能方面也得到显著提升,其平均窝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提高1.18头和1.23头,仔猪平均初生个体重和初生窝重分别提高10.29%和26.00%,21日龄断奶窝重提高19.78%。同时,母猪机体的免疫机能和生殖内分泌机能得到改善,母猪分娩的早产率、滞产率、哺乳期三联症以及哺乳仔猪腹泻发病率明显降低,断奶母猪和断奶仔猪的体况明显提高(P0.05),说明饲喂“喜满圈”对经产母猪的繁殖与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生殖激素分析,“喜满圈”通过调理母猪生殖内分泌机能,在母猪空怀待配期促进其FSH和LH的分泌,有效提升其雌激素的分泌水平、降低孕酮的分泌水平,从而形成了有利于母猪发情排卵和配种受孕的生殖内分泌环境。断奶后发情间隔是影响其母猪年产窝数的重要因素,它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于娟等[5]研究表明,断奶刺激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抑制的消除,使血液中的FSH和LH的浓度随即升高,从而刺激卵泡发育、排卵和发情。焦淑贤等(a,b)[6,7]报道,在发情周期中枫径母猪FSH、LH水平显高于长白猪,并认为FSH、LH的高含量可能是影响母猪高排卵数,从而影响母猪产仔数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母猪断奶后的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断奶后再发情,以及增加产仔数关系密切[8]。

3.2中草药、生殖营养素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中药中除了含有多糖类、生物碱类和挥发性类等有效成分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和微量元素等动物有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他们不仅具有特殊的药用治疗作用,而且在增强母猪的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吸收功能和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改善繁殖性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中草药复合多糖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并能提高断奶仔猪免疫器官指数[9]。不少试验研究证实了中草药对断奶后母猪发情和提高繁殖性能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刘凤华[10]选用30头分娩后18天的经产母猪,随机分为3组,试验添加抗应激中药,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与对照组相比,返情率降低20%,断乳至再发情的时间也提前了,其中复方2组提前了27%(P0.01);同时产仔数也得到提高,其中复方1组提高了11%,中药复方添加2组提高了22%(P0.01),说明中药添加剂可有效调节高温下产后母猪的繁殖性能。另外中药制剂也有催乳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母猪产后无乳、少乳等症状,并且可以改善畜禽产品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11]。维生素与矿物元素等生殖营养素对母猪繁殖功能的调控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直接通过影响卵巢机能控制卵泡细胞的分化、增殖与生长;二是间接作用于HPG轴影响FSH和LH的分泌,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12]。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与矿物质对于母猪繁殖功能的调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3,14,15]。

4结论

本试验研究证明,“喜满圈”通过调理经产母猪生殖内分泌机能,能够有效促进断奶母猪的发情和配种受孕,改善经产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并间接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性能。

参考文献:

[1]王守栋,肖建森,曾勇庆,等.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分析及综合防制[J].养猪,3,(2):45-48.

[2]吴传文,王延东,曾勇庆,等.“吉姆瑞1号”对异常后备大白母猪繁殖障碍防治的试验研究[J].养猪,,(4):29-32.

[3]胡石春.复方中药制剂对猪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

[4]沈广戈,朱先利,曾勇庆,等.生殖营养素和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猪业科学,5,32(5):-.

[5]于娟,那顺巴雅尔.西藏小型猪发情周期血清性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18(10):53-55.

[6]焦淑贤,王瑞祥,蔡正华,等.枫径和长白母猪发情期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含量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a,25(6):80-85.

[7]焦淑贤,王瑞祥,蔡正华,等.枫径和长白青年母猪首次发情周期内血清中5种生殖激素含量变化[J].畜牧兽医学报.b,23(3):-.

[8]吕世玺.复方中草药对母猪产后恢复和发情影响的研究[D].八一农垦大学,,2-7.

[9]刘惠,李丽立,张彬,等.中草药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J].养猪.,(1):5-6.

[10]刘凤华.抗热应激中药添加剂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D].北京农学院..

[11]张元中.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0.

[12]王峰,徐子伟,孙建华.营养因素对母猪繁殖的影响[J].养猪,,(4):20-22.

[13]戴益刚,邓慧.维生素与矿物质对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J].饲料广角,,(24):38-39.

[14]康顺之,谭德高.矿物质营养对大围子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1):70-73.

[15]赵江,张春霞.饲料添加维生素A、D3、E及微量元素Se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5):-.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SDAIT-06--03)和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3LZ02-)资助

作者简介:沈广戈(-),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养猪生产与遗传育种学研究。E-mail:

qq.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jg/1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