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孕妈以为预产期无所谓,你就摊上
亲爱的准妈妈们,大家在产检的过程中会不会经常听到医生说“您好,您的预产期是对的”或者“您的预产期需要纠正”等等之类的话?
行外人听起来可能有些一头雾水,在这里我给妈妈们介绍一下预产期的相关知识。一般而言,按照产检的规范,医生在第一次产检或在16周之前(最好在14周之前)是需要核算宝宝的预产期的。
什么是预产期?
预产期,故名思义,就是预计宝宝分娩或生产的日期。按照孕妇平时月经规律以及排卵时间正常举例来说,从最后一次月经(医生的记录会写成LMP)的第一天到胎儿娩出的日期计算,胎儿在妈妈子宫呆的平均时间是天,即40周。也就是说,正常妊娠的妈妈分娩结束的平均时间为胎儿孕40周左右。有些病理妊娠情况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了改善母儿的结局,需要医源性提前结束妊娠的情况除外。
宝宝一定会在预产期的那天分娩吗?
医生在临床上经常会面临一些妈妈问到“医生,我的宝宝还没到预产期呢,怎么就要生了,会不会对宝宝有什么不好的啊?”或“我的宝宝已经到了预产期了怎么还没有生,我要马上住院,不让我住院出现不好的后果医生要负责!”等等……其实大家需要知道的是,预产期是根据既往大量妈妈的自然分娩时间而提炼经验提出的,却并不代表所有的妈妈都会在胎儿刚好孕40周时分娩。正常情况下,宝宝在孕37周至42周前分娩都算正常的,但前提是预产期(医生的记录中会写成EDC)要计算准确。预产期如何计算?严格来讲,所有的孕妇都需要结合孕早期的超声结果来核算预产期。仅根据最后一次月经的时间来推算预产期的,只适合于平时月经规律且排卵时间准确的孕妇。
预产期的推算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孕妇平时月经规律(28-35天来一次月经):大部分的这类妈妈的预产期可以根据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时间来推算(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一位妈妈的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时间为年1月1日,则她的预产期为年10月8日;如果是年1月25日,则她的预产期为年11月1日;如果是年10月1日,则预产期为年7月8日。不过其实现在网络很发达,懒得自己计算的妈妈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计算预产期”,然后输入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的日期(记住:不是月经干净的日期)。注意,这类妈妈有部分由于排卵时间或胚胎着床时间的不准确,需要用到下面的第二种计算方法。但是如果根据末次月经和早期的超声结果计算预产期相差在7天以内的,一般就按末次月经算,出现这种情况时有的医生会纠正预产期有的不纠正,两者均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不会相差太大。●孕妇平时月经不准或哺乳期怀孕的:此时医生不需要知道你的末次月经的日期来推算预产期,或者到一定时候就需要重新纠正之前根据末次月经计算的预产期。此时,就完全依赖于孕早期(14周前)的超声结果来核算预产期了。对于我们医学教科书或网络上所说的根据早孕反应,血HCG的值或胎动的时间来推算都是不可靠的,因为有的妈妈根本就没有早孕反应或觉得胎动的时间较理论上的要迟,无法判断,因此是不实用的。举例:一位妈妈平时月经非常不准,年6月10日超声测量胎儿的头臀长如孕12周(84天)大小,则推算她的最后一次月经相当于是年3月18日(从最后一次月经第一天到6月10日距离84天计算),而她的预产期则为年12月25日。●试管婴儿的妈妈:需要根据胚胎植入的时间来计算。例如,某位妈妈胚胎植入的时间为年6月15日,则其最后一次月经相当于是年6月1日(往前计算14天),预产期为年3月8日。
为什么要根据孕早期的超声结果来计算预产期呢?
孕早期(最迟16周前)胚胎或胎儿的生长不会受到营养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在孕早期未核算预产期的话,超声显示胎儿生长如孕20周,并不代表胎儿孕20周,也有可能是18周。且因为血糖高或营养过剩导致胎儿生长过大;或者也有可能是24周了,可能是因为胎儿本身的原因或合并症导致胎儿生长过小。此外,孕早期跨度太大,不同的时间段误差不同,我们普遍采用以孕11-14周间行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测量时的胎儿头臀长为依据来核算预产期。因为大家认为这个时间段的误差最小(因为太早头臀长值相对小,测量误差会大),实际上,如果能保证测量准确的话孕14周前的都很准确。建议,大家怀孕后要尽早看医生并听从医生的安排进行相关的检查,因为如果错过一些重要的检查,那么很多东西就都不确定了,会直接影响到医生对母儿情况的判断与及时处理,最后累及的还是母儿的健康。预产期一旦确立,则不能轻易的变动,除非计算错误。预产期在高危妊娠中的重要性。●早产:随着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活工作压力的变大,早产的发生率有所上升,虽然很多科研工作者在不断的努力,但是仍然无法有效的降低其发生率,因此每个妈妈都有可能遇到早产的问题。按照目前的科研成果,大家一致认为绝大部分的早产是感染所导致,即使现有的检查结果没有感染的证据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而宝宝的感染是导致结局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胎儿感染需要尽早的分娩。此外,胎儿在孕周达到34周时胎儿的肺相对就已经成熟了。因此,结合以上这两点,对于孕周满34周的早产临产或胎膜早破,医疗上原则是不予安胎,让其尽早分娩,且无需使用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可见,核实预产期可以有效的指导医生的处理,减少不必要的处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是困扰孕产妇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无法治愈,孕期医疗的干预仅能以监测和延缓疾病的发生。真正解决的方法就是终止妊娠。而终止妊娠的时机一方面基于母儿的状况,另一方面基于孕周。比如,一位达到“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轻的一种)诊断的妈妈只要孕周达37周则需要尽早住院,终止妊娠,而一位母儿情况还允许的重度子痫前期的妈妈则可能在孕35周就需要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了。当母儿情况不允许的时候有可能在孕34周前甚至28周前需要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因为基于医学的研究结果,以上几种情况要是不及时处理的话,母儿的结局会变差,甚至危及孕妇或胎儿的生命。建议: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妈妈们,当医生建议终止妊娠的时候请遵照医生的安排,不要因为迷信或者非专业人士比如家里的老人的意见而耽误了治疗的时机。●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胎:请注意,当需要明确是否有以上两种情况时,医生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核实孕周,即核实预产期是否正确,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建议:当医生说您的胎儿过小或过大,请提醒您的医生:“医生,我宝宝的孕周是对的吗?”●甲状腺疾病或其他并发症:正常生理妊娠的情况下,胎盘功能会在孕周达41周后有减退的趋势,如果是合并症或并发症时,孕40周后胎盘功能就有可能减退。因此,对于没有任何并发症的妈妈没有产兆时,医疗上会在41周左右进行催产,而有并发症时如果病情允许的话则在40周左右催产,如果病情不允许则可能会在40周前就催产。因为,当胎盘步入功能减退阶段后,就失去了阴道分娩的时机。在临床工作中,碰到一些很想顺产的妈妈们,当我们建议去催产时,因为种种原因妈妈们要求继续等待,最后实在等不下去了去催产的时候又发现羊水非常的浑浊(胎盘功能减退的一种表现),此时已经失去了顺产的机会和条件,最后还是得剖宫产。同样的道理,当医生建议妈妈们尽早催产时不要犹豫!请注意催产并不是要剖宫产,而是让大家抓住这个重要的时机去试产(顺产),只有在催产过程中发现情况不适合继续试产或催产失败了才需要行剖宫产,且催产阴道分娩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临近预产期,这些胎儿快要出生的信号,孕妈要能够读懂
1、见红:胎儿开始入盆,子宫下段与子宫颈发生扩张,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发生分离,致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与子宫颈里的黏液混合而形成带血的黏液性分泌物。阴道流出呈茶褐色、粉红色或红色的混合粘液,质地黏稠,我我们称之为“见红”,这是胎儿宝宝快要出生时发出的十分可靠的信号,一般“见红”后还需一二日或更长时间才可能临产,如没有出现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则不要急于入院,可在家观察,不要过度操劳,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如果流出鲜血,且超过平时的月经量,或伴有腹痛,医院待产啦!
2、下腹疼痛并伴有下坠感:在孕晚期,准妈妈夜间休息时,有时会因假宫缩而出现下腹阵痛,通常持续仅数秒钟,间歇时间长达数小时,伴有下坠感,白天症状即可缓解。如果准妈妈忽然感到下腹持续剧痛,有可能是早产或子宫先兆破裂。医院准备生产哦,说明我们的胎儿宝宝可能要出生了,在给孕妈发出信号呢!3、出现规律性的阵痛:规律阵痛又叫子宫收缩,是分娩的主要信号。很多时候孕妈妈肚子疼痛都是毫无规律的,甚至一些孕妈妈觉得腹部疼痛时间比以前常就觉得是快生了,殊不知这原来是乌龙。其实孕妈妈腹部疼痛变得越来越规律,才是分娩前的症状。因为宫缩在变得越来越规律,阵痛才会有规律,当出现规律性的阵痛时,也就说明我们的胎儿宝宝快要出生了,在给孕妈发信号呢,孕妈要能够读懂哦~
4、破水:一般来说破水宝宝出生前发出的最后一个信号,当出现破水症状时,胎儿的头部就会下降到子宫口,随时准备分娩。大部分的孕妇在破水前,就已经出现规律性宫缩和见红症状,所以分娩前不用太过于慌乱。但也有一部分孕妇会先破水后见红,这时也不要乱动,要平躺下来,医院,以防因羊水减少而造成胎儿缺氧,影响到胎儿的健康!临近预产期,这些胎儿快要出生的信号,孕妈要能够读懂!孕妈在胎儿宝宝快要出生的时候,还会感觉身体突然很轻松,开始变得更有食欲了,这些都是胎宝宝在给宝妈发信号,告诉宝妈自己快要出生了,所以说孕妈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能够读懂胎儿宝宝给自己的暗示!还有临近预产期的时候,孕妈要避免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呆着,需要有人专门陪着,以免出现不可控的意外!祝愿我们的孕妈都能有个好孕,胎宝宝都能够足月出生!
在孕期的时候孕妈一定要多多注意,平时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要刺激到子宫,注意保护自己的肚子。在知道自己是假性宫缩之后也不要太紧张,多注意休息。如果宫缩肚子疼,就要医院检查。定期的去产检,当发现身体有一些情况的时候,就要尽早的去调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zl/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