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七旬老人垦荒11年抛荒地变ldq
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trends-love.com/shangye/16284.html
上一篇文章: 爱了恋了湘乡棋梓镇谷水村里的涟水河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刘友山与村民一起整理秧田。
年近古稀的种粮大户刘友山是湘乡市白田镇人,11年前,他放弃城市里的舒适生活,回到老家躬耕农田,将村里的抛荒地变成了“大粮仓”。一大早,刘友山就在田地里忙活开来,他必须抢抓时节,为亩早稻集中育秧做好准备。翻耕秧田、摆放育秧盘……尽管年近古稀,但刘友山干起农活来格外麻利。整理秧田。
年,在外经商大半辈子的刘友山从城里回到白田镇老家,看到村里一些农田被抛荒,心痛不已。于是,他毅然放弃城里舒适安逸的生活回到农村,挽起裤腿下了田,把村里的抛荒地种上水稻。“土地不可辜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刘友山笑着说。
然而万事开头难,刘友山虽然做生意小有成就,但因种田方面经验不足,吃过不少亏。第一年,他流转40亩水田种植水稻,后来逐年增加种植面积,却赚钱很少,甚至赔过本。曾有人劝他放弃这赔本“买卖”,可刘友山并未动摇,而是把更多精力和心思放在土壤改良、提高机械化程度、提升土地效益等方面。“我不喜欢撂担子,要搞就要一直搞下去。”经过不断摸索、调整,刘友山逐渐扭亏为盈。
如今,刘友山的种植范围横跨新苗、白田两个村,总种植面积达亩,主要种植水稻、荸荠、吊瓜、莲子等农作物,且效益良好。刘友山还成立了家庭农场,从农户变身“农场主”,服务辐射周边多户农户,总面积超亩,年收入数十万元。
刘友山跟儿子学习犁田机操作。
种粮是件辛苦事,许多人问刘友山,打算种到什么时候?刘友山说,现在政策这么好,机械化作业这么方便,他打算一直干下去。去年,刘友山又叫回了在外经商的儿子,父子俩决定携手并肩,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大展身手。湘乡融媒记者
李方遒
编辑
杨豪敏
副主编刘群艺主编
钱利军谭杨柳副总编辑
周鑫总编辑
周志强
新湘乡新平台新视界
天下湘乡一手“掌”握
新湘乡APP,欢迎您下载
方式一:长按识别或扫描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sc/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