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生孩子,建档花了一万三
▲早上五点,医院的门诊大厅里,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排队。(南方周末记者杨雪/图)
医院里,孕妇如果6周左右没有建档,就很难再抢到名额了。如果不建档,医院不会给孕妇产检,以及预留分娩床位。因此,为了争夺一个建档指标,人们连夜排队、托关系、找“黄牛”,用尽各种招数。“建档难的本质是优质的产科服务机构少,难以适应分娩量增加,以及孕妇产检和分娩要求提高这双重考验。北京市产科床位绝对数并不少,医院、区县妇幼保健院、医院等建档也不是很困难。但是大医院建档,医院产科床位相对不足。”“‘黄牛’的存在说明了供给出现了问题,是市场失调的一个结果。如果国家把医疗服务市场放开,就不会出现这些现象了。计划经济时代才会出现短缺。”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mo
年7月19日,这是一个暴雨之后的清晨,潮热的空气黏在人们的皮肤上,使整个人浑身湿答答的。天还没透亮,医院的门诊大厅里,已经分别有20多人在挂号和建卡两处窗口排起了长队。墙上的电子屏幕显示,截至目前,该院预产期在明年3月之前的建档名额已满。建档,医院接收孕妇的标志。只有建档成功后,才能保证有分娩床位。由于“全面二孩”政策施行,以及中国传统观念对“属猴”的偏爱,让北京的医疗系统在年面临巨大考验。北京市卫计委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满负荷或局部超负荷运行,京城每月最大解产能力为2.3万-2.5万人,全年最大解产孕产妇30万人。实际数字远远超过了全市医疗系统的承载能力。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3月北京市社区孕产妇单月建册量首次突破了3万。多位学者判断,分娩高峰将至少持续十年。人们逐渐发现,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开始,一场争夺建档指标的战役已经悄然开始。1优质产科服务机构匮乏在这场建档争夺战中,医院产科主任李燕娜切身感受到了人们的疯狂。“很多孕妇一发现怀孕,才二十多天就过来了。”李燕娜说,“医院规定建档必须能看见胎心、胎芽,就有人拿假的检查单,也有冒充怀孕的先来占个位,还有流产的也占在那儿。”南方周末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医院里,孕妇如果6周左右没有建档,就很难再抢到名额了。如果不建档,医院不会给孕妇产检,以及预留分娩床位。因此,为了争夺一个建档指标,人们连夜排队、托关系、找“黄牛”,用尽各种招数。事实上,医院建档并不难,即便怀孕满三个月也可以建档。情况从年出现变化,一个明显标志是,产科的工作量开始显著增加。李燕娜记得,那时恰逢“单独二孩”放开,今年则是面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加上猴年生育高峰,“建档医院床位的容纳能力”。建档数是根据床位、平均住院时间、医护人员数量来计算的。以往医院产科的建档量一直控制在每月至个,年达到了每月个,今年5月末次月经的建档数字却已经攀升到了。建档也并非一个医生说了算。以医院为例,通常情况下,每个月前80个名额,门诊医生有权限开预约登记条;在80-个之间,就只有三个主任(包括副主任)有权力建档;超过个以后,只有正主任可以批。李燕娜和同事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建档条还没开出去,内部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sc/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