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筛的四大误区,你中了几个
怀孕15周后
医院做一个唐氏筛查
主要是为了避免先天性唐氏儿的出生
唐氏筛查是孕期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卫计委规定所有孕妇都应该在孕15周—19周之间做筛查,大部分准妈妈都要去做。但关于唐氏筛查的秘密你真的了解么?
误区一:唐筛结果通过了就没事儿了
错!
唐氏筛查是筛查先天性唐氏儿的重要检查,但并不代表唐筛结果通过,胎儿就没有任何问题。很多年轻的准爸妈太过依赖唐筛,认为唐筛正常胎儿就一切OK了。但实际上唐筛通过只能说明是否为唐氏儿的概率比平均值要低,即使风险系数为1/,那还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国每年都会出生大量的唐氏儿,其中部分是唐筛通过的人群生育的。
正确理解:筛查结果通过的孕妇,在以后的产检,一旦发现有羊水多、胎儿生长慢等其他B超异常等异常时,要格外注意唐氏儿的可能。
误区二:唐筛高危,孩子一定有问题
错!
并非高风险宝宝就一定有问题,比如21三体风险系数为1/,意思是21号染色体发生变异生产先天愚型胎儿的概率为1/,也许你是那个有问题的1/,也许是没问题的那99/。如果想最终确诊,可以采用羊水穿刺或者无创DNA产前检测。因为羊水穿刺具有损伤性,更多的人会容易接受无创DNA检测这种温和的方式。
误区三:唐筛结果不好,大医院再做会更准确
错!
唐筛是通过测孕妇血里的激素,结合孕周、体重后用公式算出来的,所以结果很容易受到影响。孕周早算或晚算一周、孕期吃过影响激素的药(保胎药等)都会严重影响唐筛结果。甚至同一位医院做唐筛,结果也不一定相同,医院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指标。所以唐筛做一次就够了,真想要准确结果,只有羊水穿刺和无创DNA产前检测的结果相对稳定。因为羊水穿刺是检查胎儿脱落细胞,无创DNA检测是检测母血中胎儿的DNA。这些硬指标是不会改变的。
误区四:做唐筛可知胎儿性别
错!
网络上流传的看甲型胎儿蛋白(AFP)和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数据能知道生男生女,但实际上唐筛检查是对孕妇血清的检查,并不是针对胎儿的。有时结果吻合也仅仅只是巧合而已,因为人的性别是由基因决定的。根据唐筛看男女娱乐一下可以,认真就没必要了。
唐筛常见类型
早期唐氏筛查
孕早期唐氏筛查是结合胎儿颈后透明带(NT)筛查的B超检查和血清生化检查结果对孕妈妈怀上染色体遗传疾病的胎儿进行风险评估。早期唐氏筛查能检测出相当高比例的唐氏综合症和其他染色体异常病例,但由于颈后透明带扫描的准确性由许多因素决定,其中包括B超医生的水平以及所使用的扫描仪的精确度等,所以孕早期唐筛仍然存在一定缺点。早期唐氏筛查不过的话可以什么都不做或做诊断性检查,比如做羊水穿刺来做更详细的确诊。
中期唐氏筛查
孕中期唐氏筛查是抽取母婴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AFP和HCG的浓度以及游离雌三醇(uE3)和抑制素A(InhibinA),根据孕妇血清中这些标志物的升高或降低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唐氏儿的危险系数。
长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sc/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