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防癌误区之610

.5.3

消除防癌误区,是防癌第一步。

误区六、体检价格越贵越好

癌症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不同器官使用不同检测设备和方法。任何单一的检测方法都不可能%诊断。

多手段联合检测,可以减少漏诊。多手段检测包括:医生检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

不要盲目听信市面上的新科技,什么一滴血能查出癌症的方法。

去日本做防癌检查,大概6万--20万元不等。

在国内,全面的防癌检查,大概-元。

误区七、防癌体检全能防

常见80%-90%的肿瘤通过筛查可以防止。常见的包括:肺癌、肝癌、鼻咽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肾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

而大概占10%的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常见肉瘤(脂肪、骨、肌肉),不同通过早期筛查防止。

误区八、癌症有传染性

癌本身没有传染性。

癌的病因(病毒)可以在人群中传播。

举例一:50%的肝癌是有乙肝病毒感染,最终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所以,在中国占了15%的肝癌的预防主体是乙肝病毒的预防。

建议:监测一下自己是不是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者如果没有接种,要每年监测自己是否有乙肝病毒的感染,也就是查查有没有这个乙肝表面抗原的感染。

也可以选用彩超加抽血化验甲胎蛋白。如果发现异常,可进一步考虑CT或核磁共振检查。

举例二:宫颈癌99%以上是由于感染而来的,我们在宫颈癌的预防当中首要啊,解决的方法就是防止HPV病毒的感染,包括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单一性伙伴。这样都是可以降低HPV的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算打了疫苗,也要做TCT检查。

举例三:胃癌,不传染。但是胃癌的启动因子,也就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是传染的。现在,使用公筷的倡议,目的就是杜绝人和人之间的口口相传,杜绝幽门螺旋杆菌的交叉感染。

在幽门螺旋杆菌向胃癌发展的过程当中,要经历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启动因子,一旦启动感染胃黏膜。那么就会向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发展。

建议:胃癌的预防一定做幽门螺旋杆菌的监测。也可以做胃镜检测。

举例四:鼻咽癌的发生的感染因素,是人类疱疹病毒,我们统称为EB病毒。Eb病毒的传染,主要在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和江西一部分地区。

虽然鼻咽癌是一个小众的癌症,在中国也排不到前十,但是中国的鼻咽癌的病人占了全世界90%。

建议:我们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江西的高发地区,年度体检的过程也是要增加Eb病毒的筛检。

误区九、癌症是遗传病

5%-10%的癌症是遗传的。可以通过专业的遗传性肿瘤的基因检测公司,做专业的咨询。

举例: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从20岁乳腺发育时,就要做乳腺癌的筛查了,每年两次乳腺钼靶。

80%的癌症和周围的环境有关。

举例:肺癌在家属亲属遗传的效应中,可能还不足1%的权重。那么,更多肺癌的发生,是由于比如烟草、空气、呼吸环境、职业环境的影响。

建议:做低剂量CT。

误区十、防癌是老年人的事

50岁,是癌症发生的拐点。一个癌细胞生长到一厘米,被发现的时候大约要经历十年,所以我们要在50岁之前的至少十年的时候就开始癌症防治。

女性的生殖道肿瘤,包括甲状腺、乳腺癌、子宫颈癌等,这些肿瘤的检查年龄要靠前。因此,女性的防癌年龄要比男性在早五年。

建议:女性35岁,男性40岁开始防癌检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js/7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