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典热伤风出没儿童退烧

正值“秋老虎”发威

宝宝每天都在户外跟室内频繁出入

空调房与室外温度相差大

很容易“热伤风”

宝宝感冒了?发烧了?

有的妈妈会说吃点药就好了

在给宝宝吃药这件事上

你真的了解吗?

央视播出了一则广告

看后是那么的心痛

(建议wifi下观看)

我想对妈妈说

我的世界很安静

没有一点点声音

妈妈说

3年前我发高烧

用药不当后

我的听力越来越弱

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

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是我把妈妈气哭了

但妈妈却跟我说对不起

因为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难以计数。

——《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

不能给孩子盲目用药

今年5月29日

国家药品监督局出台公告

要求修改柴胡注射液的说明书与禁忌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其中禁忌一栏特别指出

儿童禁用

半个月后

国药监局又发出最新公告

另一款儿童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液

也被列入了“儿童禁药”的名单中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同时要求对双黄连注射液说明书进行修订:

增加警示语“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

要求在禁忌项下注明“4周岁及以下儿童禁用”!

柴胡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是最早一批中药注射液品种之一,临床运用当中,受到许多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的青睐。在不少基层单位,这些药一度成为治疗儿童感冒发热初期的首选药物。

至于被禁用的原因,有医生对记者表示,中药注射剂都是从中药里面提取出来的,它的成分有时候不是十分明确,而从静脉直接输入体内(俗称“吊针”),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要明显比口服高得多,这次监管部门多次发布公告,明确要求柴胡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禁止用于儿童,也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除了这两种药之外

赖氨匹林也被扣上了“禁用帽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附件中也明确指出:

16岁以下儿童慎用。

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根据美国的调查统计,瑞氏综合征的死亡率高达40%,主要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肝脏衰竭、肾脏衰竭、脑损伤甚至生命危险。

另外

含可待因的药品也被要求标注:

12岁以下儿童禁用本品

对于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12—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事实上

儿童禁止使用的药品

起码上百种

中医院药学部

陈楚雄副主任药师

提醒家长说

小儿绝不是缩小的成人版。由于小儿的各个器官处于未完全成熟还在继续不断发育时期,尤其是肝、肾、血液以及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用药不当很容易对身体的损害,甚至是一些不可逆的伤害。

除了此次禁用的柴胡注射液

事实上

儿童还有很多禁用药品

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要知道,儿童药从来也不是成人药的掰开吃、剂量减。给孩子吃减少剂量的成人药,这种想当然的做法可能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害!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呢?

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

6、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这几种退烧药,严禁给宝宝吃

1.安乃近

安乃近是曾经的“退烧之王”,在所有退烧药中,它退烧快而且价格还便宜。

但是,安乃近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不良反应又多又严重:

包括引发白细胞减少、肾功能损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一大串副作用。

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再给宝宝服用安乃近了。(包括成人也不推荐用)

2.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但同时也有一定解热作用,所以早期也用于退烧。

不过近年来,全球已发生多起与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所以目前此药已禁止作为退烧药使用。

根据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调整尼美舒利临床使用,明确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即便是成人使用,也应在至少一种其他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且仅限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疼痛、原发性痛经等疾病。

3.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且价格便宜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年,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堪称“万灵药”。

大人用或许没事,不过如果用阿司匹林给宝宝退烧,则可能会让宝宝丧命。

医学研究表明,若儿童患流行性感冒、水痘等急性病毒感染且有发热时,用阿司匹林有引起“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的危险,此病又称瑞氏综合征,多见于4个月~5岁的儿童。

儿童阿司匹林服用者比未服用者的发病率高出25倍,且与服用剂量关系不大,服用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越容易引发这种病。

患儿可表现出过度疲劳、异常兴奋、频繁呕吐、体温升高和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死亡率达30%。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儿童不能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

而我国制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治疗方案”中有过告诫:对发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哪些药物对于宝宝来说相对安全?

儿童如何安全用药

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

目前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

推荐宝宝发烧时可以使用的

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药物有两款

那就是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代表药有泰诺林、扑热息痛、必理通、小儿百服宁等,它是常用的儿童退烧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和成人。

其退烧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起效较快)但不良反应小,对胃肠刺激轻微,不影响血液凝固性,也不会引发瑞氏综合征,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推荐和使用。

该药目前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高热首选药。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

该药使用不当的话会损伤肝脏,因为该药经肝代谢,代谢产物中有极少量对肝细胞有毒性的羟化物,太小的宝宝肝脏解毒功能不全,应警惕会造成肝损害,所以服用该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布洛芬

代表药是美林和芬必得。

布洛芬具有不良反应少、胃肠刺激轻的优点,对血象及肾功能的影响亦较小,退热作用更为持久。

平均控制退热时间为5小时左右。对于39℃以上的高热,布洛芬的退热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好。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高烧难退的宝宝,6个月以下的宝宝要慎用。

不过,布洛芬的作用排序是消炎、镇痛、解热。因此,它的首要作用是消炎而不是退烧。所以,即便宝宝到了可以服用布洛芬的月龄,家长也应严格按照宝宝体重精确计算剂量。

这些服用误区,家长也要注意

在给孩子用药的同时

父母更要避免这些服用药物的误区

1.果汁服药

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2.喂药加糖

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3.剥去溶衣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4.强行灌药

用筷子撑开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儿童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

5.静睡喂药

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

6.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是很错误的。

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又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儿童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7.服药过量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

8.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9.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

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10.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

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这里小宝为大家推荐:

贝优美艾灸贴退热贴

一旦宝宝出现发热症状,先把温度降下来,再及时送医!贝优美艾灸贴退热贴,纯中药成分舒缓发热,安全温和不过敏,贴太阳穴简单方便,全身降温,降温持久,小宝强烈建议家中常备!

总的来说

目前我们在儿童用药安全上

只走了一小步

但是我们要相信总有一天

适合儿童的药物会越来越多

每个宝宝都会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

小宝还想提醒家长们

一旦孩子生病

要及时送医治疗

谨遵医嘱

切忌盲目听信偏方

及自行乱吃药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jg/376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