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顿饭儿媳3次暗示让我去厨房母亲委屈
01
茜姨(化名)如今六十岁了,退休十年,儿子早早结婚,她孙子都十岁了。
按照常理,茜姨这样的老太太拿着养老金,不用工作,老伴儿早逝也不用伺候自己老公了,正是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时候。
不过茜姨并没有常住儿子家,从前都是自己住县城老房子里的。她毕竟是做母亲的人,肯定不希望离儿子太远,最好能去儿子儿媳家,让儿媳照顾着养老了。
可就是这样的茜姨,才去儿子家待了半年,就无奈地自己搬回去了。还说那不是养老,那是受气。
茜姨怎么了?她不是希望能常住儿子儿媳家吗?怎么还成“受气”了?难道小夫妻对茜姨一点都不好?
02
茜姨这一生,陪伴她最久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兄弟,还居然不是她老伴儿,而是她的独生子。
茜姨刚结婚没两年,查出怀孕肯定皆大欢喜。但还没等儿子生出来呢,茜姨老公就由于工作意外年轻早亡了。
说来也的确令人感慨。明明是要做爸爸的人了,怎么连孩子面都没见到,小婴儿脸蛋都没亲一口呢,人就没了?
对他的妻子茜姨而言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且那时候茜姨已经怀孕八个月了,月份挺大。心情受到重创,一度经历孕期危险。等捱到九个月,还没到预产期呢,她便怀不住,只能将儿子提前生出来了。
茜姨的儿子是位早产儿,还是一出生就没有父亲的早产儿。
她生孩子过程其实挺危险,还好医生努力做到母子平安。
虽然老公去世,但她险而又险地有了儿子——算是老公的延续。茜姨强打精神,为成为一位合格的单亲妈妈而努力。
就这样,她一边不敢放弃工作,一边尽心尽力地照顾儿子,甚至还得用闲暇时间照顾婆家二老,忙的时间飞逝。
终于,儿子成年,考上不错的大学。她临近退休,公婆也双双因为意外去世。茜姨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变少了,似乎只剩下了儿子,但她终于能清闲一些了。
这之后,儿子也工作,结婚,有了孩子。茜姨觉得这是她人生中少有的好事。
儿媳家境不错,比她家其实好一些。儿媳与儿子大学同学,恋爱结婚一路顺遂,又是独生女,家里支持。而且原本的留学计划因为结婚推迟了一年,留学读研结束后马上回国,找工作,与茜姨的儿子生下孩子。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么“金贵”的儿媳,彩礼怕要掏空茜姨吧?其实不然。儿媳家属于给多少彩礼,便提供多少嫁妆,而且亲家一分不取,全部注入小家庭。儿子当时才工作,即便收入不错,买房也有些风险。儿媳主动分担首付还贷,自己工资不够,那就“彩礼”来凑。
因此,茜姨对儿媳那时相当满意。直到儿媳坐月子的时候。
她那阵子时时打听,向儿子表示如果需要,她可以专门过来照顾儿媳,毕竟茜姨已经退休。儿子儿媳原本想去月子中心的,奈何确实稍微有点贵,自己家钱不够多,以后也有的是地方要用,因此小两口都有些心疼钱。
儿媳顺产,又正是年轻力壮恢复快的时候,并不想打扰自己婆婆。茜姨当机立断,收拾了东西偷偷跑到儿子家,在一个清晨摁响门铃。
儿子惊喜,儿媳倒有些不好意思。茜姨美滋滋的,觉得老天可能是在补偿命苦且早年丧夫的她。
可真照顾起儿媳月子,尤其等月子出去,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月子里的时候,茜姨肯定家务都抢着干,压根不让儿媳拖着没恢复好的身体操劳。等儿媳复原后,却向她提出自己要回去上班,孩子请保姆或者先放在同城的自己父母家,她这个做婆婆地回去就行了。
茜姨哑然。在茜姨看来,一般情况下,儿媳得照顾婆婆,还得伺候小孩子和家里。她这个儿媳不照顾小孩儿就算了,要回去上班也算了,怎么还主动“赶”她这个当婆婆地走呢?
但茜姨没好意思开口问,只隐晦地向儿子表达,儿媳要上班就去上吧,她可以继续留在家里干活儿。
可儿子也拒绝了!
儿子的说辞是,这都是自己小家的事情,怎么能麻烦亲妈呢?更何况亲妈年纪一大把,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
这下茜姨没办法了,讪讪一笑,收拾东西就走了。
可等茜姨孙子十岁那年,她又不得不去儿子儿媳家了。
为什么呢?因为她查出了糖尿病来。糖尿病确实只能算“慢性疾病”,但儿子清楚自己亲妈就爱吃甜的,爱吃面,他怕妈妈不按照医嘱给自己打胰岛素,也怕老太太图一时口舌之快。于是他和媳妇商量,将亲妈接到跟前来“监督”。
儿媳自然同意。谁家还没老人了?
就这样,茜姨坐着儿子开的车,又来到儿媳家常住。
这一来可不得了了。这哪里是“老天的补偿”?这分明是磋磨!
她到儿子儿媳家第一天,晚饭儿子下厨。可能儿媳当天加班吧,她能理解,儿子做就做呗。
第二天,中午只能她自己解决,晚饭儿子做。
第三天,依旧是儿子做饭。
第四天,茜姨有些生气,也想不通,要抢儿子手里的做饭厨具,却还是没抢过。她那儿媳呢?优哉游哉地跷着二郎腿坐沙发上,顶多去书房辅导小孙子学习。
而且不只是做饭。周末夫妻俩应该都不用上班吧?大扫除也是儿子!儿媳呢?轻松舒服地坐在椅子上给小孙子讲题,辅导英语,偶尔才来“搭把手”——也只是搭把手!
茜姨就这么观察了一个月,又忍受了几个月——她不想打扰晚辈生活,毕竟儿媳孙子似乎都习以为常,甚至她儿子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终于,茜姨受不了了。这半年她也和小区里的其他老头儿老太太处熟悉了,知道别人家里厨房站着的要么是老太太要么是儿媳,更多还是儿媳。怎么她家这个儿媳连进厨房都很少呢?
她找到儿子,半心疼半责怪他家这样的“相处方式”。可儿子却像理解她会这样想一样,解释说他和自己媳妇早早约定分配了家务,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更何况媳妇也得忙工作,下班时间本来就比他稍微晚一些,饭做晚了怕孩子会饿。
至于中午?中午两人要么公司点外卖,要么公司食堂解决。小孙子也算“半走读”,中午不回家,就在学校食堂吃饭。
茜姨说不上大怒,毕竟儿媳又上班又有家庭肯定不太容易。但儿媳不做饭?哪有让男人进厨房的媳妇儿?
茜姨反正不太痛快,私下里暗示性地跟儿媳说了说,要进厨房,要照顾全家饮食。
儿媳呢?依旧不为所动。
茜姨这才有些生气了。她专门挑一天晚饭,要在饭桌上说说这件事。
“我明天下午有个会,会后和领导吃饭,可能回来更晚一些。你给妈和儿子做就行了,不用管我……”儿媳再交代第二天的事情。
茜姨一听,寻思着你这是提前“下命令”吗?她甚至后悔自己一开始没拦着儿媳回去继续上班了。
茜姨正打算开口,儿子似乎看出来了,忙一边答应媳妇要求,一边暗戳戳捅捅老妈,让茜姨别说话。
饭后,茜姨找到儿子,却还没开口就被儿子劝住了,让她不要管这些事,儿媳最近在工作上升期,确实忙一些。他做饭就是了,反正这都是早就说好的。
但茜姨呢?她觉得有必要给这个儿媳点颜色看看。
第二天,她在儿子下班回家前就钻进厨房,做好晚饭。儿子回家看到热腾腾的饭菜,明显有些惊到了。
儿子自然感谢她。茜姨内心有些得意,专门等着儿媳回来呢。
饭后,茜姨收拾桌椅,洗碗,恰巧儿媳进门了。儿媳看到婆婆忙活,也挺惊讶。
茜姨明里暗里地说自己老了啊,说儿子挺累啊,上班之余还得做饭,说隔壁单元谁谁包揽全家五口人的饭菜啊,云云。
儿子忙着转移话题,但儿媳明显听懂了。她却只是笑笑,没有别的反应。
茜姨略有不满,但至少儿媳听懂了,她再看看吧。
第二天,儿子下班,她直接锁了厨房门,不让儿子进。等儿媳下班回来,她开门了。
儿媳见家里没饭菜,孩子已经有些饿了。年轻妈妈无奈,便提议要不今天去外头吃一吃?
茜姨便说,外头吃不干净啦,不安全啦,小孩儿长身体不合适啦,她一个糖尿病患者能吃得也不多啦。
儿媳居然又笑了,直言:“那,妈你做吧。”
儿子看“婆媳战争”将起,忙说应该是他做的,是他回来晚了,还没来得及。可儿媳依旧定定看向婆婆,还第一次自己拦起老公了。
茜姨憋屈,连摔带打地进厨房,搞出粥来。行啊,她做,她“伺候”儿媳!
第三天,她依旧锁厨房,儿子甚至想跟她急眼。但儿媳回来,一句“宝宝你怎么还饿着肚子呀”,茜姨不情不愿地继续进厨房。
第四天,儿媳依旧这样。儿子也生气,生的却是茜姨的气。他说了句重话,说茜姨是自己给自己找气受,还给所有人找气受。
茜姨能不委屈吗?她连夜收拾自己东西,第二天悄悄出门,悄悄又回自己老家了。
反正她来了也是“找气受”!儿子爱怎么样怎么样吧,她不管了!
03
等茜姨回家后,儿子居然又追了过来,向她解释清楚了起因经过。
儿媳毕竟家境好,独生女,还是留学回来的,自然工作更好,薪水也稍微高一些。当初要不是两人“爱得深沉”,压根不至于刚毕业就结婚。婚前他们便说好,家务共同分担,回家早的照顾回家晚的,赚钱多的照顾赚钱少的。媳妇儿又生孩子,生孩子的苦他这个做男人的不会吃,老婆工作上却可能吃到生育带来的苦头,便在孕期多提供资金,等媳妇儿回去上班两人就继续进行互有照顾的“AA制”了。
尤其,这些还是儿子主动提的——因为自己见证了妈妈的辛苦,感念当妈的不容易,便想努力成为不一样的“好男人”。
茜姨心情复杂。一方面,她为这样讲道理的儿子自豪,另一方面,她也是头一次见到儿媳这样的“新女性”,能不诧异嘛。
反正小两口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吧,她便不插手了。以后周末去看看孙子就行。
故事到这里算彻底结束了,笔者主要想评价两点。
一:茜姨当然是很好的妈妈,也算好婆婆
她独自抚养儿子长大,还培养出了这样优秀的孩子、父亲与丈夫,她这个当妈的绝对功不可没。
就算茜姨受控于传统的“婆媳关系”,前期她也做到了主动理解。她从一开始就不要求婆媳共同生活,也不阻拦儿媳重新工作。
仅这一点,她就已经胜过不少婆婆了。
二:儿媳其实并不算什么“恶媳妇”
儿媳学历高,家境好,思想也相对“超前”,总之是典型的“进步女性”。唯一的错处,可能就是没第一时间联合老公这个“战友”跟婆婆讲清楚,让婆婆白受了些气。
想来,儿媳的儿子,茜姨的小孙子,也会成长为更优秀的男性。
你身边有茜姨这样的婆婆吗?又有她儿媳这样的媳妇儿吗?
文/无笔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chuangpm.com/jqjg/10616.html